叫卖的,有什么不同?蒜头手掌捞起一把仔细瞧瞧,说,这些草籽暗黑无光,不如市场上的好,难道是你们留下的次品?客商笑了起来,说,这可不是次品!反而比市场的要好!
看到蒜头一头雾水,客商笑着说,这可是商业机密不可外传的,这样吧,我们今天就打一个赌,如果你输了,就永远是个机密。蒜头问怎么个赌法,商客笑着说,我们在小镇圩场卖草籽时常有人说起你的大名,说你的算盘是小镇一杰,党委书记的计算器都比你的速度慢,我们不大相信,可否比一次?如果你赢了,我就把这个商业机密告诉你!
蒜头立即想起了乡政府的那次比赛。人民公社变为乡政府后,原来各个大队的集体财产需要清算,这就需要大量财务人员。副乡长是原来的公社干部,知道蒜头的大名,就提出聘请父亲回去帮忙,理由是他熟悉公社的运作,而且算盘打得快、打得准。年轻的书记持反对意见,不屑地说,现在计算器早就替代了算盘,难道计算器还能比算盘慢?副乡长笑了笑,就说,可以叫来跟你比一比,见个高低再作决定。
那次人机大赛是在政府会议室进行,像是纯粹的文娱比赛活动,又像是激烈的招聘会。结果当然是蒜头赢了。蒜头的算盘由此成为小镇的传说,就像数学老师先后给老大老二老三讲述的那样。当然,人们在谈论时仍然抱有怀疑,觉得大赛的结果是年轻的书记轻敌所致,是计算器使用者不熟练所致,要是换为财政所长结果还不一定。而来自南昌的客商,当然倾向于这种观点。
蒜头当即答应了客商。他转身回到住房,从土墙上取下算盘,来到客商租住的私厅里。在桌上,两人当即坐定。客商看了看蒜头摆在桌上的算盘,尺五长,长方形,铝皮包角,红木框磨得发亮,竹格上黑色算珠像是一群小动物骨碌碌眨着眼睛,窥视着人间的变迁,不知道有多少集体的收入和支出被这些珠子反复盘算过。南昌的客商瞧了一眼旧算盘,不屑地掏出了一只漂亮的计算器,得意地说,我这是最新款hp28s,地表最强计算器,我就不信你的算盘能赢得了我!
蒜头仔细看去,这款计算器果然跟乡干部比赛时那只“甲鱼壳”不同。它有着漂亮的盒盖,为此便于携带,打开后左边是计算符号和公式,右边是密集的键盘,键盘上一块小小的电子屏,打开时发出幽蓝的亮光,轻轻一触就发出叫声,准确地播报键盘的数字或符号,为此按错了能及时发现,纠错更加精准。
蒜头并不紧急,胸有成竹地跟客商议定比赛的法则和演算的内容。蒜头掏出一个小册子,上面密集地写着他从客商手上倒腾过来的草籽。草籽数量,结算款项,各演算三遍,正好可以借此清理生意账目。比时间长短定输赢,由前来告别的老郭做中间人。老郭叫声“预备”,蒜头手抓算盘下扣上扬,噼叭一声将算珠归位,那些算珠规规矩矩地听候指令,像屏息埋伏的小动物。客商打开计算器,银屏上发出蓝色的光亮。老郭叫声“开始”,私厅里响起急促的算珠声和电子键盘的播报声。
老郭眼看着蒜头,只见他正襟危坐,像往常在集体清算财务时那样,眼睛紧盯着数字,脖子并不移动,左手按着纸页,右手拨珠,手指在算盘上自动划拉弹奏,没有片刻停息。老郭知道这就叫做“盲打”,数从眼入,意传手指,以指移珠,一气呵成。再看客商,虽然也是眼盯纸页上的数字,手指熟练地按键,但指寻键盘的节奏不像父亲在算盘上那样行云流水。第一个回合,蒜头比客商快了三组数字。
客商看到比赛结果有些吃惊,认为这是自己骄傲付出的代价。第二个回合,客商稳定心情,节奏明显流畅,但蒜头的算盘显然更像是一只乐器,移珠如转瞬,珠声清脆悦耳,像是一位老乐人在弹奏终身伴随的琵琶。只是乐曲临终之际,这只“琵琶”突然出现故障,一只算珠突然爆裂弹射出去。蒜头只得中断比赛,承认输了一局。
客商更加惊讶。蒜头去邻居家借了一只算盘,擦去上面的灰尘,试着拨拉了一下,珠子有些滞涩,显然长久没有使用,因为邻居早就用计算器了。他反复拨拉,珠声渐渐圆润起来,就说,最后一局我就用这把别人的算盘吧。客商抹了下汗水,说,行。最后一局,老郭一会儿看蒜头,一会儿看客商,在前两轮的基础上,两人的手势都更加沉稳而迅疾,节奏明快,珠键同声,一个个数字几乎同时涌现。但是,蒜头却整整快了十个数字。
蒜头松了一口气,算盘上下晃动,噼叭的一声又归位了。客商和老郭疑惑地问,明明两人的节奏同样快,蒜头为什么先拿到了最后的结果?蒜头喝了一口水,悠悠地说,最后二十个数字,我是两个数字相加后再放到算盘里,我自然节省了十步!客商慨然抱拳说,高手在民间,在下输得心服口服,你的算盘真是一杰,佩服,佩服!老郭说,耳闻不如一见,几十年前你的母亲在这河村点豆打窝比赛,成了梅江的传说,看来这村子里算是能人辈出啊!蒜头笑着说,输赢不是我要的,我要的是商业秘密。
客商说,你赢了,我自然就把机密告诉你吧,但留下草籽的事情你不能反悔。蒜头说,答应的事情我决不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