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4 章(3 / 5)

旁边几个人听他这解释立刻警惕起来,“你稳着点儿,别胡来。”

抄家应急已经很超出他们的接受能力,这时候把地方到中央的财税体制全部推翻是想上天啊?

王安石眸光微闪,假装刚才什么都没想,煞有其事的说道,“诸位放心,我有分寸。”

旁边几个人:……

抱歉,这事儿真没法放心。

王介甫有前科,他本人的办事风格已经很出人意料,现在还有个比他更能出人意料的后辈,谁来了都不敢放心。

问题来了,这份奏章要送到御前吗?

不送吧,不太合适。

送吧,更不合适。

年轻人性子急说干就干,他们官家的年纪也不大,万一真的对这份奏章惊为天奏,接下来的动静可比王介甫最开始张罗变法的时候大的多。

不行不行不行,局势刚稳定没几年,肯定经不起这个折腾。

可是前面写的那些又确实可行。

国库这笔烂账早晚得清,官家把薛向从东南调回来就说明他已经有查账的想法,虽然抄家这法子听上去不靠谱,但是仔细想想可行性非常高。

贪官该杀吗?该!

蛀虫该揪吗?该!

先留出时间给地方官自查,能把吃进去的吐出来朝廷可以暂时睁只眼闭只眼,然后再让皇城司和六扇门联合起来查贪污,之后查的都是侥幸心理作祟觉得查不到他们身上的贪官,受到严惩也是活该。

法子是好法子,可水至清则无鱼,就算官员本身清廉也没谁能保证家族中人都清廉,真要这么干的话得罪的人怕是不比裁军少。

“不管怎么说,还是得拿去给官家看看。”王安石眼疾手快拿回奏章,不给老干部们将东西扣下的机会。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畏手畏脚不可取。

能被朝廷查出来的肯定是有大问题的,身为官员知法犯法还有理了是吧?

得罪人就得罪

人,裁军的时候有人骂他他照单全收,这时候有人骂他他可以理直气壮的骂回去。

??葢葶???顛?豔??煑???彎??顛??

√想看醉酒花间的《[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老王仔仔细细的收好奏章,已经想好待会儿到官家面前要怎么说。

从推行新法到现在,他就没见过这么让他理直气壮的对策,还是子安那小子懂他,要是能不动不动就找他吵架就更好了。

事不宜迟,他先走一步。

王安石足下生风去求见官家,眨眼就消失在房间里,留下其他几位宰辅面面相觑。

不行,不能让那家伙一个人去面见官家,他们得在现场看那家伙到底怎么说。

官家,王介甫那张嘴不能全信,您得知道朝堂和民间到底是什么样儿,不能全听那家伙忽悠。

被留下的几位连忙跟上,他们太清楚王介甫那张嘴有多能说了,不管接下来到底怎么办,总之不能让他在御前胡说。

官家昨天才召见过那个进献《平戎策》的王韶,很明显是不想再忍受西北那边的上蹿下跳,防范西夏入侵和灭夏完全是两回事,需要的军费也是天壤之别,官家已经被缺钱折腾的不太正常了,这时候和他说海里有金子他都能立刻派人去捞。

好吧,有点夸张,但是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官家忍住!事情要循序渐进!实在不行咱多抄几个贪官也行!别上来就那么大的动作啊!

苏景殊把计划书交到政事堂后就不管了,后续发展还是从太子殿下那儿听来的。

鲁迅先生说的对,拆屋效应放在哪儿都有用,屋子太暗想开个窗户大家一定不允许,但是先提出来要把屋顶拆掉,他们就会愿意开窗了。

不错不错,不枉他一夜没睡写了那么多。

赵顼知道他的小伙伴能搞事,但是没想到他这么能搞事。

他喜欢哈哈哈哈哈。

皇城司是皇帝的亲信,六扇门现在归他这个太子管,这俩衙门同时出击整顿官场效果肯定奇好无比。

不让他们整顿官场不行,要么牺牲一部分贪官,要么放手让皇帝将整个财政体制掀翻,二选一朝臣自己选吧。

如果能选朝中大臣哪个都不想选,除了极少部分官员清廉的一分多余的钱都不曾碰过,官场上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有点见不得人的收入。

别的不说,就说韩琦韩相公和富弼富相公,他们自己的确没有贪污受贿,但是族人要么在官场上要么在商场上,即便那些经商的族人不主动干什么,别人看在上头宰相的面子上也会给他们行方便。

官场上心照不宣的事情多如牛毛,官家会对这种情况睁只眼闭只眼吗?

现在抓的是显眼的贪官,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开始抓不显眼的潜规则,有几个人到那时候还能全身而退?

不是所有人都能和包拯一样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