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篱笆院(1 / 2)

万历小捕快 老山赶棠 2687 字 3个月前

班房中只剩杜奎海和白如冬两人,白如冬望着弟兄们走远,回身走到案前给杜奎海换了新茶,毕恭毕敬地端到他面前:“师傅,再考虑考虑?”

杜奎海掀起杯盖吹了吹热气:“福生那孩子资质平平整日里心不在焉的,干咱们这一行下手慢了半分,一条命都可能交待了。老马就这一个儿子,要是出了事,你能负责还是我能负责?”

白如冬纠结道:“要是就这么打发回去,且不说老马,就连老武也没法交待。他毕竟还是年轻,多经历经历说不定便长进了呢?”

杜奎海想了半晌才道:“那你得看住了他。”

白如冬想起白天抓捕时发生的事,这件事若是说出来,杜奎海恐怕今晚就要赶他走,只能瞒着不说苦笑着答应下来。

杜奎海轻啜了一口热茶:“谷雨怎么样?”

白如冬摇了摇头:“出工不出力。”他没说福生遭遇的险情,更没法说谷雨搭救之事。

杜奎海点点头:“由着他吧,师哥将他最疼爱的徒弟托付给我,我就不能让他有闪失。就算他主动请缨,也不能让他以身涉险。”

白如冬好奇地道:“谷师弟究竟犯了什么事,从京城下放到金陵,这明显便是避祸来的,”探出半个身子凑近杜奎海:“连我那老岳父都庇护不住,他是不是惹了什么不该惹的人物?”

董心五只有一个闺女,名唤董梦琪,白如冬随杜奎海赴京公干时两人在董家结识,那段时间两个年轻人从相知到相恋,彼此情根深种,公事一了,两个年轻人摊牌,董心五傻了眼,但对方是师弟最得意的徒弟,小伙子年轻有为知情识趣,董心五也很喜欢他,便点头答应下来,寒去暑来,算算年头董梦琪远嫁石头城也有二十多个年头了。

杜奎海摇了摇头:“我哪里知道,师哥没有明说,他也没有告诉你吗?”

“老爷子的脾气您还不了解吗,只要不愿说的谁也问不出来,”白如冬摇了摇头道:“看这小子沉默寡言的,不像是能惹出乱子的人。”

“没听过老话说吗,老实孩子作大业。”杜奎海又啜了一口茶,老神在在地道:“不要被假象骗了,他眼中藏着一团火。”

白如冬啧啧道:“家中一老如有一宝,这相人之术徒儿还得跟师傅虚心学习。”

“我都要退的人了,拍马匹有什么用?”杜奎海毫不客气地撅了回去,语重心长地看着白如冬:“师傅跟刑名打了一辈子的交道,眼看起高楼,眼看宴宾客,眼看楼塌了。方才明白一个道理:做人得讲本分,不该惹的人莫惹,不该碰的东西莫碰。等你到了我这个岁数,也就知道平安才是福。”

白如冬凛然受教:“师傅,我懂得。只是不知谷师弟还要再这儿待多久?”

杜奎海道:“不知道,不过在此之前要好生待他,我们是他在金陵唯一的亲人。”

“那是自然,”白如冬毫不犹豫地道,片刻后又道:晚上宴席还请谷师弟吗?”

杜奎海道:“为何不请,多让他见见人,去去闷气总是好事。”

城外的莫愁湖脚下散落着一处处低矮的民房,谷雨挑着扁担沿着蜿蜒山路在丛林中穿行,走进一个篱笆扎就的小院,院子一大半被绿色覆盖,那是他种的瓜果菜蔬。

他在京城中长大,从没有接触过农活。但现在的他做起来却很得心应手,躬身将木桶中的水倒入菜田,水滴顺着青绿的枝叶滴下,往远处看莫愁湖的美景尽收眼底,此时正值夕阳西沉,暑气已不如白日里那般重了,湖面在余晖的映照下波光粼粼,美轮美奂。

他将斗笠放下,惬意地坐在院中的矮凳上,桌前是白如冬送给他的雨花茶。他烧了一壶热水将茶沏开,滚烫的水窜入杯底,茶汤渐渐变为碧绿,香气清幽随着热气慢慢蒸腾而起,他拾起茶杯慢慢品咂一口,清澈的香气沁人肺腑,他将茶杯放下拿起桌上的信封,呆了半晌才将信瓤抽出。

谷雨

展信佳:

近来家中无恙,季安开朗活泼,胃口比之上月见涨,但对青菜仍兴致缺缺,长此以往恐将影响健康,我已命何姐严格监督,顿顿督促。

关老师仍在家中埋首苦读,勤耕不绝,身体暂无大碍,然疑心病日重,初九那日赶集,无端追打一名书生,口称对方曾在其家附近监视了望,动机不纯,官司闹到顺天府,幸得董伯伯襄助,事主才不予追究。

云云

信中事无巨细,笔迹娟秀,洋洋洒洒写了足足一页纸,将京城中与谷雨相熟的人通通介绍一遍,话锋一转言道自己则与东壁堂诸位师兄不日前往江南一带寻访草药,或可来金陵一唔。最后则是两字落款:夏姜。

谷雨从页头看到页尾,思念如林间穿流的风轻盈又长久,京城中的一草一木一房一楼在他脑海中一一闪过,远离之后变得格外清晰。

远处炊烟袅袅,大人和孩子的对话声在山间被放大,形成回声,让这个院落愈发冷清,这宅子是他租借的,按照杜奎海的意思直接把他安排自己家中,同吃同住也方便照顾,但谷雨总是觉得难为情,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