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的斜阳渐渐在地平线上隐没,最后半轮殷红的残光将远处城市废墟中一座建筑的残骸拉出长长的黑影,横亘在荒凉的原野之上。那建筑就像是一只被极度拉长的沙漏,两头粗而中间细,高达六百米,孤零零地坐落在江边,十多公里外就能望见。
那是人类文明最辉煌时期建起的奇迹。它曾经伫立在繁荣的都市间,在每个夜间挂满一身琳琅的灯火,落在静静流过它脚边的江面上,映照着天上的星河。
所谓的城市早已成为历史。而这座曾经美丽的建筑,也在数百年时光的摧残之后,只剩下一副沉默的骨架。这副骨架上已经爬满藤蔓植物,像是随时就会步城市中其他建筑的后尘而轰然化为尘土。只有它的影子悄悄地伸过原野,将城市废墟外的一片苜蓿地划成两半。
一阵晚风吹来,望不到边际的苜蓿地轻柔地翻起碧绿的波浪,浪尖上跳动着夕阳的金光,一朵朵淡紫色或者白色的小花在波浪间迎风盛放。就在那道长长的影子两边,各有一群孩子正弯着腰,在这片碧波上缓缓移动。
影子北边那一群孩子看起来个子更高,体型也更加健壮。他们身上的亚麻布衣服都裁剪得合身得体,收拾得干净整齐。还有一位女孩的衣服染着漂亮的红色图案,像一团跳动的火焰,在碧绿的苜蓿地中显得格外华丽夺目。
他们身后跟着一辆牛拉的板车,车上已经堆满了割下来的苜蓿。这些孩子,就是离苜蓿地不远处那座小村中的村民,正在为村里的牲畜准备牧草。
而南边的那群孩子,则都显得瘦削矮小一些。他们身上也穿着亚麻布的衣服,毕竟绝大部分人都只有这种质地的衣服可穿。但这些孩子的衣服不是大了就是小了,而且都或多或少的带着补丁,看起来都有些肮脏。他们每人挎着或者拖着一只木条筐,筐里各自装着一些苜蓿的嫩芽。
“哇”的一声突然打破了这幅寂静的画卷,是南边那群孩子中传出的哭声。一个小小的女孩从苜蓿地中站起身子,丢下手里和她瘦小的身形相比,显得有些大得过分的木条筐,筐里薄薄的那层只盖住筐底的苜蓿芽也散落了一地:“风铃姐姐,我不想采苜蓿了。我好累,我的手也好疼。”
这小女孩看起来不过五岁左右,黝黑而瘦弱,抬起来擦眼泪的那只稚嫩的小手上也满是伤痕。她的眼睛看起来很大,却因为疲惫而显得茫然无神,眼眶里泛着晶莹的泪花。
“小涵。”离她不远处,有一位看起来也不过八九岁的女孩,拖着一满筐苜蓿芽踉踉跄跄地穿过苜蓿地走了过来,蹲下身搂住哭泣的小女孩,轻声安慰道:“别哭,你累了就去休息吧,姐姐帮你采。”
“风铃姐姐。”小女孩抓住她破烂的衣袖,垂头抽泣着:“我不想吃苜蓿了。我们前天吃猫尾草,昨天吃蕨菜,今天又吃苜蓿。我饿。我想吃面条。”
那位搂着她肩头,正用一样稚嫩而满布伤痕的小手在为她擦眼泪的女孩听到小女孩的哭诉,茫然而无助地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地平线上那座城市的废墟。她也裹着一件满是补丁的麻布衣服,不过却是这些孩子中最干净的一个。虽然年纪还小,却能看出她的容貌已经很精致。那张瘦削的小脸像其他孩子一样黝黑,但线条优美,肌肤光洁,衣服的领口处,阳光无法触摸的部位也露出一抹炫目的洁白。淡黑细长的眉毛之下,五彩的晚霞正映照在那双清澈而温柔的眸子中,变幻不定。那小小的鼻子则已经颇有些挺拔的迹象,紧紧抿着的嘴唇带着淡淡的红润,在温柔中流露出一抹坚强。
“小涵,上个月我们才吃过面条的。我听到高奶奶说,这个月底我们可以吃白米饭。再过几天就行了,别哭。”风铃再次开口安慰着,清脆的声音伴随着晚风在苜蓿地上空飘荡,正如同一串风铃一样。
“真的吗?小涵最喜欢吃白米饭了。”小涵闻言,顿时破涕为笑。她张开两只小手,一个手指一个手指地计算起时间来:“一天,两天,三天……还有八天,对不对?”
“对,小涵真聪明。”风铃微笑起来,轻轻地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然后蹲进苜蓿从里,把小涵刚刚打翻的那些苜蓿芽细心地捡回筐里。其他的孩子们也都再次弯下腰去,继续无声地采摘苜蓿芽。只有一个看起来和风铃同龄的男孩,远远地看着风铃和小涵,像个大人一样轻轻地叹息了一声。
“那边村里的在干啥?”短暂的安静之后,一位男孩突然发现了什么,站直了身子大声喊道。于是大家一起直起身来,却看到北边那群孩子已经丢下了割草的活计,正一窝蜂地跑向城市废墟的方向。
他们很快就跑到了苜蓿地的边缘,前方是零落地四散在荒原间的,古代建筑的残垣断壁。一道不知道是什么年代拉起来的,在衰草之间早已只剩锈蚀残段与依稀痕迹的铁丝网间,歪歪斜斜地插着一块破烂的木牌。组成木牌的木板在不知道多少年的风吹雨打之后早已裂开变形,木牌上的红色字迹也早已模糊,只能勉强辨认出“封存核电站,危险”“核辐射警告”“天火能源公司示”等只言片语。
但那些孩子对这块木牌视而不见,径直从它身边跑过。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