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工业化基础(2 / 3)

影视世界生活录 静衍 6228 字 4个月前

不从心。

李牧倒是经常运过去一些物资和粮食,不过仅仅靠这些,就想把当地发展起来,保持良好的民生,不太可能。

抗日联合军,如今占领的地盘非常大,不但包括豫东地区,豫南的淮河附近的信阳部分地区,豫北的黄河沿线新乡部分地区,还有鲁南的河泽部分地区,皖北的亳州,阜阳部分地区横跨三省,总人口超过两千万。

这么大的地盘,这么多的人口,很多还属于黄泛区,想要把经济和民生搞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李牧倒是有些想法。近一年来,自从私人航线打通,通过青霉素赚取了大量资金,他往国内也运回了大批物资和粮食。

那些武器和建设工厂所需要的各类机械和设备,属于自用的范围,自不必说。那么多的粮食,各种国内的紧俏商品,以及各种军需物品,通过牧武商行和各种渠道流出市场,为他赚取了天量的资金。

如今,这天量的资金,可都囤在手里,而且随着他不断的往国内运回各种物资,越来越多的资金向他手中聚集,真称得上越花越多。

尽管,对于一些紧俏的军需物资,李牧只收黄金和外汇,但国内的军需市场毕竟有限,航线打通后,往返时间大大缩短,每月随便跑一两趟,就能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

反倒是民用市场,包括粮食、药品、油、糖、肉类各种紧俏的商品物资,市场非常大。

而这些,又不能和军需品一样,强硬的要求用外汇和黄金交易。国内的外汇和黄金也是有数的,普通民众手里也不会有这些,他们手里持有的,更多是银元和法币。

于是乎,这些物资,为李牧换取了天量的银元和法币,特别是法币,李牧已经尽量了少使用和收取法币,手头还是积攒了五千多万的法币。

这还是他通过牧武商行,时时刻刻都在从外地,把法币兑换成银元黄金和外币的情况下。

不然,可不仅仅是这五千多万,他手里持有的法币将会更多。

这么多的法币,不尽快花出去,放在手里只能贬值。如今已经一九三九年了,法币的贬值,已经开始加速,拿在手里,怎么说都不划算。倒不如花出去,哪怕做点有意义的事也好。

鉴于手里的钱越来越多,财富流通起来才有价值,李牧已经开始提升手下的待遇,比如保安军,即便是普通士兵,每个月也有八块大洋的军饷,军官更多,高级军官,仅仅靠军饷,就能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名下的各大工厂,以及启动的各种大工程,雇佣的工人,待遇也开始全面提升,不但薪水提升了百分之五十左右,各种福利待遇,也渐渐开始跟上。

如今,相比南阳的各种私企,能进入李牧名下的工厂,绝对让人羡慕。

不但是各种工厂、工地的福利在增加,迁入南阳的各大高校,办学经费,也在大幅增加。

李牧今年给他们的拨款,相比去年,高出了百分之五十,可谓经费充足。

这些大学,也经常和国内西迁的高校交流,如今成了所有高校羡慕的所在,甚至有不少高校,最近都在和南阳沟通,能不能把学校迁过来

毕竟,小本子的空军被摧毁,在华各处战场明显进攻乏力,南阳地区,已经不大可能染上战火。又治安良好,物价低廉,商业繁华,极其宜居,确实很吸引人。

甚至,远在昆明的西南联大,也心动了,他们那边的条件实在太苦了,不但办学经费越来越少,各种条件也极差,学生的宿舍基本都是茅草屋,教室也只不过顶上搭了一层铁皮。

目前,正在和这边进行积极沟通,毕竟昆明也是军阀云龙的地盘,财力有限,对他们的支持也很有限,换一处条件更好的地方也是正常选择。

李牧

当然欢迎,南阳地区接下来将会建设大量的工厂,尽量完善各门各类的工业体系,需要大量的人才,特别是高校这种培养高端人才的地方。

包括仍在西迁路上的浙大,同样在和南阳联系,浙大从前年杭城陷落后,就一直在西迁,一路走走停停,一边走一边办学。

最终穿越江南六省,行程2600公里,于1940年抵达贵州遵义、湄潭、永兴,坚持办学,抗战胜利后,才回迁杭城。

如今,他们仍在一边办学,一边西迁的路上,听闻南阳条件如此之好,又远离战火,对高校也极力支持,同样心动了。

正在和南阳积极沟通

为了支持他们办学,也为了表示诚意,李牧已经分别为这两所高校,捐款一百万法币,缓解他们的困境。

另一边,手里放着五千多万法币,随着各种物资的卖出,尽管少收法币,大部分只收银元,仍然有源源不断的法币涌入手中。

通过牧武商行,用法币兑换黄金,外汇和银元的行动,也越发的不顺畅了,大家都意识到法币的贬值,都不肯多收。

倒是南阳的情况,比较好一点,去年李牧就开始推广银元,逐渐减少法币的使用,比如发军饷和工资,用的就是银元和粮票,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