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三渡泾水(下)(1 / 2)

季汉当兴 军师中郎将 2850 字 5个月前

杨清与众将驻马岸边,一边观察水势,一边商讨接下来的行军方略。

“刚才伯岐问我为何引兵转向西北、三渡泾水,我这就告诉大家的缘由。。”

众人早盼他能解惑,见马上就能知道答案,皆竖耳静听。杨清道:“我军败走,曹真必不会放弃将我等全歼的机会,因此只要魏军气力恢复,他们就会前来追赶我军,是以我军继续西撤当有被其追上的可能。

往西就进入了扶风郡,这里都有魏军在左右,汧县有张合的一万大军,西边和南边更不用多说,曹魏在渭水一线的重兵就在不远处,一旦我军摆脱不了追兵,就有被魏军合围的可能。

况且义军们的家属就在西面小城藏匿,我等不能将大股魏军吸引过去,不然他们会遭受魏军报复的,所以西边是绝不能去。

而我军突然转道泾水,自是大为出乎曹真的意料,这样就为我军渡过泾水摆脱追兵争取了时间。”

众人听了恍然大悟,这才明白杨清改变行军方向的用意,但柳隐仍有担心之处,问道:“只是使君,这样一来我等岂不是离丞相他们越来越远,您不是说丞相大军正在向长安进发吗?如果我们渡过泾水,又如何与丞相他们会师呢?”

“与丞相大军会合只是我等的最佳选择,若形势不利,自是不可强求。我等最关键的还是要将渭水以北的魏军多拖些时日,只要长安空虚的情况越紧急,我军之后的谋划就越可能实现。”

柳隐与张嶷等人互相看了一眼,点头道:“原来如此。”

“所以我军此番三渡泾水不只是为了脱离险境,同样也要将曹真他们引诱到东岸去,更要阻挡阎和大军回援,为丞相他们多争取些时间。”杨清继续说道。

其实这才是杨清的最终目的,阎和麾下的近万大军虽仍被冯冲拖在冯翊郡内,但冯冲手里毕竟只有一千兵马,不可能阻挡太久。

杨清估计阎和大军回援也就是这两三天的事,若放任这支大军与曹真他们顺利会合,那对以后的战局非常不妙,故而他要亲自过河阻拦拖延,为下一步计划获取更加有利的条件。

众人听完杨清的所有谋划真是钦佩不已,不想他竟然这么快就能从败仗中寻找出新的战机,而且谋划紧密,一环扣着一环,似乎整个战场形势反而比丢城前还变得更好了些。

就在众人商议谋划的细节有些忘乎所以的时候,忽听泾水上游传来阵阵划水声和欢呼声,原来是斥候们成功带回来二十几艘船只,惹得一众军士高兴不已。

“报,启禀大将军,有最新军情传回。”

安陵城内,曹真正在接见一众大姓豪强,刚恩威并施了一番,就见一名斥候奔入大堂禀报。

曹真嗯了一声,笑道:“诸位,吾还有紧急军务处置,就不陪诸位了。”

“大将军,我等告退。”众大户十分识趣,赶紧告辞。

待众人离去,曹真急忙问道:“蜀军现已逃到何处去了?”

“回大军,蜀军已转道西北,直奔泾水去了。”斥候回道。

曹真喃喃自语道:“泾水?嗯,杨清这是想渡河到东岸去。只不过他去东岸干什么?是想北撤还是想去攻打阎和他们?”

他思索片刻,未能确定杨清的用意,索性不再去想,决意无论对手在耍什么花样,自己就以大军堂堂正正地压制过去。

“知道了,再探再报。”

斥候应了声诺,起身退下。曹真又命亲卫将邓恩唤来,对他吩咐道:“汝先领骑兵赶至泾水,某自统步卒随后,若蜀军尚未过河,汝只须将其拖住,若蜀军已经过河,汝不可轻举妄动。”

“诺。”

等邓恩领着骑兵赶至泾水西岸,却哪里还有蜀军人影,只看到一座被烧毁的浮桥。无奈之下,他只得一边派人搜寻船只,一边遣使回报曹真。

两个时辰后,等曹真带着三千步卒赶到,邓恩也已找好船只,正在搭建浮桥。

“大将军,我们要追过去么?”邓恩抱拳问道。

曹真看了看不远处那座已被焚毁的浮桥,沉吟片刻道:“追,为什么不追?杨清将浮桥烧毁,就是怕我军追击,他跑到东岸必有所图,我等岂有让他称心如愿的道理?”

池阳县,原名泾阳县,取泾水北岸之意。汉军过了泾水,马不停蹄地往东北行了一天就已望见池阳县城,此刻军中粮草已没少多少,为了获得补给,杨清决定打下池阳休整一番。

池阳城池不高,又只有数百县兵,焉能抵挡数千汉军的猛攻?半个时辰后,池阳县长上吊自尽,城中几家大姓主动打开城门,迎接汉军入城。

“使君,据探子回报,我们过河后魏军果然追来,他们也在搜寻船只,看来是想过河追击。”柳隐禀道。

杨清道:“某正要魏军追来,现在曹真这么识趣,我们也就省了心思再想计策诱他过河了。这池阳城离泾水东岸大约有五六十里,曹真若不派遣骑兵先行,那他们离我等就尚有一日的路程,趁这个空当抓紧时间救治伤员、整顿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