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魏延相邀(1 / 2)

季汉当兴 军师中郎将 2875 字 4个月前

“大人,这杨太守真是个好官啊,竟然亲自前来为我们这些小民解惑。”望着杨清一行人远去的身影,黄大春对自家父亲感慨道。攐

老黄头缓缓地点了下头,道:“是啊,我活了这么多年,还从未见过这般好说话的大官。以前在老家,不说县里就是乡里的官吏说话也是一副高高在上、鼻孔朝天的样子,哪有这般和气的。”

“大人,我觉得不只是杨太守,就是这城固县的官吏也变得不一样了,这些天我也和莲花乡的乡吏打过不少交道,以前他们凶神恶煞,这两个月竟然也变得好说话起来,真是令人奇怪。”

老黄头摇了摇头:“不奇怪,这就是那些读书人说的上行下效,有杨太守这样的好官,这些

“那大人,我们要出山吗?”黄大春目光炯炯地望着老黄头。

老黄头没有答话,自顾自地回到了家中,左右看了看这住了几年的木屋,片刻后转身对黄大春坚定地说道:“出山!”

杨清在城固县待了有十余日,期间他亲自到山中跑了三次,城固县众官吏见太守如此亲力亲为,更加不敢有丝毫懈怠,宣讲力度大为增强。

而汉中太守杨清亲自到流民中劝说一事也有意或无意地被传播开来,不止城固县的流民晓得,很快整个汉中的流民也都知道了。攐

有了太守作保,不少流民消除了疑虑,答应开春之后走出山林接受官府编户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杨清估计,明年开春出山屯田的流民至少会有一万人,只要明年有了表率,相信那些还在观望的百姓也将会陆陆续续地走出山林的。

当杨清回到南郑时已是十二月,建兴四年就要过完,明年北伐中原的序幕就会打响,经过大半年的努力,现在的汉中基本上已为北伐大军和丞相府的入驻做好了准备。

杨清躺在木桶里泡着热澡一边闭目养神,一边思索着明年之事,原本历史上季汉虽是在建兴五年的春天就下诏北伐,但是真的出兵是要在年尾去了。

之所以如此除了筹备北伐所需的时间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等待东三郡的孟达归汉,但是这厮却一直观望拖延,直到最后诸葛丞相用计逼了他一手,这厮才不得不向曹魏举起反旗。

想起前几日诸葛亮送来的书信,杨清知道诸葛亮已经在开始着手布局孟达反魏一事了,他没有料到的是此事的开端居然是王冲的叛逃。

说来杨清与王冲还是有个一面之缘的,那时他虽已看出王冲与李严之间矛盾很大,但是怎么也想不到王冲居然因此叛逃投魏去了,两个月前听说此事的时候他还吃了一惊呢。攐

然而按理说王冲这厮与李严水火不容,若要向孟达诉说季汉众臣的坏话怎么也应该说李严的,如今却反而捏造虚词说起诸葛亮的坏话来了,真是令人不解。

杨清觉得此事透着古怪,王冲降魏一事怕是没有表面上看着那么简单。

想起李严与孟达乃是故交,而李严与王冲也曾是亲密无间的恩友,他心中已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虽说没有证据,但可以在回信中对诸葛亮提上一提。

“君侯,还要加些热汤吗?”正当杨清斟酌向诸葛亮回信的语句时,屏风外忽然传来木兰的声音。

杨清睁开眼睛,回道:“不加了,吾洗好了。”

“是,婢子伺候君侯更衣。”

临近年关,正是官府最为繁忙之时,杨清本欲回来之后好生歇息几天,哪知诸事烦扰,竟让他一连几日都忙个不停。赋税、钱谷、仓储、户口等等政事到了年末都要有个最终的核算。攐

每到岁末对于大汉各地方官员有一个大考,就是上计。杨清作为一郡之守,除了要将汉中的户口、钱谷、治安等情况上计于诸葛丞相之外,还要考核下属各县令、长的上计情况。

因此这几日他可以说是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了,不过要深究其中的缘由,除了确实政务繁多之外,还得怪他一直没有征辟主簿。

自杨清到了汉中之后,主簿一职就一直未找到合适的人选,没办法他只得让周兴兼任此职,周兴是个纯粹的武人,要他担当总录文书簿籍的主簿实在有些难为人了。

所以无奈之下许多文书还得杨清自己审核批阅,一下子让他这位太守重温起当年在成都担任丞相主簿的时光了,那时也像现在这般经常处理公务到深夜。

“府君,魏延将军长子魏彰求见。”公房内杨清正在伏案疾书,周兴进屋禀道。

杨清停笔抬头道:“请他进来。”

不一会儿,一位二十出头的青年郎君进得屋来,他武者打扮,手持佩剑,英姿勃发。攐

“见过杨府君。”

杨清笑道:“少将军来了,请坐吧。”

这大半年来他与魏彰也见过几次,此人谦和有礼、敬贤礼士,倒是与其父的性子大相径庭,故而他对魏彰的观感还不错。

“少将军前来有何要事?”

魏彰抱拳回道:“回府君,今晚家父在府中设下筵席,特让在下来请府君过府一叙,这是请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