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汉中家底(1 / 2)

季汉当兴 军师中郎将 3350 字 4个月前

这一日,在后院休息多日的汉中太守终于有所动作了,从第一天接风过后杨清再一次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

郡守府议事厅内,自郡丞冯宪以下,功曹、督邮、各曹掾史等主要官吏济济一堂,静待主位上的杨清发话。

“咳咳,诸位,本官因路途劳顿休养了几日,这些天郡里的政事都有劳大家了。”

点卯已毕,他见除了因事缠身的几人告假来不了之外其他官吏都已在场,于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今天的议事。众人听到杨清客气,连称不敢。

“来了这么些天,还是第二次与诸君相见,本官初来乍到,之后还得仰仗诸君鼎力协助啊。”

右下首冯宪拱手道:“府君客气了,为太守分忧是我等职责所在,府君但有任何吩咐,下官等自当效力。”

“哈哈,冯郡丞不愧是郡里的老人,这份勤于政事的公心足堪表率。本官相信只要我等一心,定能给天子、给朝廷、给汉中的老百姓一个满意交代。”

说完了场面话,杨清进入了正题:“诸位也知道本官现在对汉中的情况可谓是两眼一抹黑,魏都督那边又太忙,我们还未来得及办理交接,所以今天召集尔等前来就是想了解一下我们汉中的民生,还望尔等畅所欲言为吾解惑。”

众人听了恍然大悟,原来今天议事是这么个目的,说什么魏都督太忙办不了交接,分明是你们两位大佬已斗上法了,当我等不知?

其实杨清来的第一天在场不少人就已看出了端倪,后来南郑几乎所有的官吏都回过味来,毕竟整个汉中官最大的两个人这么些天了都还未会面,两人不是在斗法还能是什么。

众人虽心知肚明,但面上丝毫都没有表现出来,只纷纷表示知不不言、言无不尽。

“田曹掾?”杨清对众人反应很是满意,于是首先点了户曹掾田承的名。

“卑职在。”

“汝来说说现在汉中有多少人口?”杨清问道。

“是。”田承起身拱手道:“禀府君,我汉中郡共有南郑、沔阳、褒城、城固、南乡、兴势、黄金七个县,有户三万六千八百二十七,口十六万九千四百零四人,其中男八万三千零七人,女八万六千三百九十七人。”

“这里面包含有才从南中迁移过来的羌人吧?”杨清伸手在空中拍了拍,示意他坐下来说。

田承坐下道:“府君一语中的,万余户青羌部落前不久皆已完成入籍,因此卑职算上了他们。”

“原来如此。”杨清道:“各县人口几何,你也一并道出吧。”

“是。好叫府君得知,现下南郑县有人口三万七千八百三十六人,沔阳县有三万五千一百六十二人,褒城县有一万三千七百四十八人,南乡县有两万八千四百五十七人,城固县有两万五千二百五十七人,兴势县有一万二千三百三十九人,黄金县有一万六千六百零五人。”

看来汉中当数南郑和沔阳最为繁荣,这两个县人口都过了三万,日后施政的重点也应放在这两地上。

杨清在书简上记下此条之后,继续问道:“青羌部落的人主要在哪些地方?”

首批北迁的南中部族虽说对朝廷的忠诚值得放心,但这么多羌人一下子涌向汉中,为免生出事端,官府自然是要将他们打散分别安插在各个县的。

当然为了不引起他们的猜忌和避免动乱,大体上还是按各家部落来打散编户的,因此虽有羌人不满,但整个迁民编户还算成功。

“禀府君,这些羌人主要集中在沔阳、南郑、城固三个地方,其他四个县接收羌民不多。”田承回道。

杨清点了点头,笑道:“田曹掾对这些具体的户数几乎能脱口而出,看来平常还是下了大功夫的。”

“府君谬赞,此乃下官本职,不敢有丝毫懈怠。”

杨清听了哈哈一笑:“好啊,汉中众官若都能如君一般,实为社稷之福也。”顿了一顿,又道:“吾闻汉中山林中亦又不少流民不愿出来接受官府编户,不知尔户曹对彼人数可有统计?”

“这个……此辈流民遁居山林多年,桀骜不驯,久不服管,以前魏都督也曾试着将他们驱回原籍,可最后还是受到他们的反抗而失败,因此郡里对他们的人数也不甚清楚,卑职估摸着两万人是有的。”说完,田承用衣袖擦了擦脑门上的汗。

杨清对此不置可否,并没有田承预想中的责备,而是一脸平静地说了声原来如此。

其实杨清早就知道会是这种回答,魏延这些年在招抚流民方面效果甚微,毕竟民政对他来说实非所长,这七年汉中的民生只能说是马马虎虎。

只是杨清还抱有幻想,以为手下官吏能给他一个惊喜,看来最后还是他想多了,头上顶着民政粗放的魏延,田承还没有那般主动敬业。

“何曹掾,汝来说说汉中的田地有多少?每年能产粮几何?官府每岁又能课收多少?”

田曹掾何韫赶紧起身禀道:“回府君,汉中有田六万顷,去年产粮近一千七百万石,入得官仓约有五十六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