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离谱反思(1 / 2)

我在末世种丧尸 3208 字 5个月前

xx号讲的是,统一战争时期,某什奉命阻击敌军,上级下令以号为令,听见号响就撤退。

面对数倍于己方的敌军,全什足足战斗了三天,却始终没有等到号声响起,最后除了什长黄玉米外,全员战死。

后来部队改变番号,他们什被认定为集体失踪,黄玉米不服,去当年的战场挖掘战友的尸体,想要证明战友不是失踪,是战死了

后来黄玉米找到了原来的部队,去找当初给他下令的长官对峙,最后发现,长官骗了他们。

长官压根就没安排人去吹号。

长官就是要让他们去送死,为大部队争取撤退的时间。

故事很感人,但立意十分险恶。

如果不了解秦军的人,看完这个电影,会怎么想

秦军将领就是靠这种欺骗下属的手段,让战士们去送死的

稍微了解一点实情,就会发现,这个故事根本就不可能成立。

如果上级军官想要某支队伍死守阵地,直接下令就好了,为什么要多此一举,使用欺骗的手段。

难道秦军战士,会因为怕死,而违抗军令

秦军之所以与旧军阀不同,就是因为秦军,始终坚持官军平等。

打骂士兵都会被全军通报批评,更何况是骗士兵去送死,真当军事法庭是摆设吗

就这么一部用心险恶的电影,宣传的时候,还是打着“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旗号。

是确实有真实事件,但实际情况是

杨俊生老人,在秦历二年的时候,随军南下攻取新柳城的路上,遭到敌人袭击,杨俊生身受重伤。

因为杨俊生伤势太重不宜赶路,而攻取新柳城的任务又十分紧急,所以他们什长把杨俊生安置在了一户村民家中养伤,部队则继续南下。

杨俊生养好伤势后,前往新柳城寻找部队,发现部队已经转移。

后来战事吃紧,部队被打散重编了好几次,番号也都变了。

杨俊生老人就这样和自己原来的部队失去了联系,而被编到其他部队。

战争结束后,杨俊生老人想念原来的战友,便想借助媒体,寻找原部队的老战友,这才引起了社会关注。

杨俊生老人的事迹,引起了某导的兴趣,然后就改编成了电影xx号

可这是改编吗,不尊重事实,与杨俊生老人想表达的核心精神背道而驰,就差把抹黑写在标题上了。

而更离谱的是,这样的电影,竟然能上映,相反许多现实题材,表达老百姓实际情况的电影却屡屡被禁。

秦昊当初设置媒局审查影视作品,目的就是为了禁止xx号这样的电影,鼓励反应现实,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真实生活的影视作品出现。

可是现在,媒局正好颠倒了过来。

还是杜思铭总结的好,“敌人在内部”

而天京天京就更离谱了,故事背景是以,秦国与血魔战争时期,血魔空中部队,绕过前线,袭击秦国本土各大城市为背景。

故事以小人物的视角,讲述战争的残酷。

诡异的是,导演将主要的叙事视角放在了一个血魔小兵身上。

电影讲述,这个血魔小兵是一个知识青年,被强制派到天京,它为屠杀感到震惊。

然后它在jiany妇女的时候,想到了家乡的血魔恋人,以为自己是在和自己的恋人恋爱。

回头发现妇女已经死了,它还表现的很震惊,好像在说这不是我干的。

导演想要反思,反思人性的悲哀,反思战争的残酷,他不仅自己要反思,还要秦人反思,他还去替人家血魔反思。但问题是,血魔需要你一个秦国导演替它们反思吗

要反思的话,就让血魔自己来反思。

血魔就是血魔,侵略者就是侵略者,不要搞什么大悲大悯。

电影后面又告诉观众,这个血魔小兵也很痛苦,说活着比死更难。

潜台词不就是,“你们秦人只是死了,我们血魔却要背上道德的包袱,艰难的活下去。我们血魔也很痛苦,这是人类和血魔的共同苦难啊”

你敢相信拍出这部电影的是一个秦人。

电影中设立的敌我,不再是秦人和血魔,而是人类和战争,秦人和血魔一样都是被战争折磨的可怜人,所以秦人和血魔都是被害者,秦人和血魔应该互相谅解,一起反战。

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啊

杜思铭又一次给出了完美的总结

“汉奸不可怕,可怕的是人道主义汉奸。”

秦昊算是看明白了,秦国的知识分子已经脱离了人民,背叛了人民。

他们不屑于讲人民的故事,他们都在讲血魔族的故事,替血魔宣传那所谓的普世价值。

舆论阵地已然失守,大批崇拜血魔的二五仔已经渗透到了秦国高层,并且掌握了相当大的权利。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的价值观必然混乱,是非对错的界限变得异常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