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更能佐证关羽的想法,以他这段时日作战认识的严纲,只要他想,不惜一切代价,仅靠大哥,一定拦不住白马骑。
之前的作战,严纲展现出了局域战场控局不输张海龙臧空的能力,且在全局之上,他更胜一筹,似乎是自己想要努力的方向。
严纲如此,那么张辽张飞又如何?仅仅多了绝世的武勇吗?
不能多想,不过好在曹操这次很是配合,亲自率军到了下邳。他和叶欢有个共同的特点,真诚起来,不会让人觉得反感。
“三弟,替我指挥,某得亲自上阵了。”正在想着,关羽的声音从耳边传来,眼光看去,二哥已经脱下了战袍……
“这……二哥保重。”一瞬间的犹豫,太史慈立刻道,他也能看出关羽亲自上阵的必要性,唯有如此,才能应对优势敌军。
“击鼓传令,中军且战且退,两翼靠拢,弓箭手全速。”丢下一句军令,关羽催动胯下战马,率领朴刀队靠向前阵。
面对陈到白耳军各兵种配合,近乎无解的战阵,想要稳住阵脚,且战且退,关羽的出击是唯一的办法,只有他能压住战阵。
敌将的动作,逃不开陈到手中的千
里镜,当关羽亲自率军出击的那一刻,陈到的眉头微不可查的皱了一下,旋即放开。
他的神情,太史慈看不见,否则更能确定,二哥的应对正确。
一般的主将,在亲眼看见白耳军的弓兵及轰天炮的威力之后,未必敢于亲自上阵。但一定不包括关羽在内,战机为先。
在陈到眼中,关羽亲自出击,时机把握精准,胆气豪壮。且通过之前的作战,他对轰天炮的威力,有了一定的把握。
只要仔细观察轨迹,落石对关羽这样的顶尖武将而言,威胁并非巨大。且他对自己一手带出来的朴刀队有足够的信心。
这一点,陈到承认,因为陷阵虎卫和先登都能做到。六羊山之战,陷阵二军面对曹军的霹雳车,规避动作极为灵活。
自幼习武的大将们有一句话,未学打人,先学挨打。放在军阵之中一样通用,当年胡风见到轰天炮,第一反应就是要以身试法。
你永远也不能保证敌军没有相同的手段,但却可以走在前面。面对威力巨大的落石,第一步是不能慌,第二就是冷静的观察。
只不过堂堂之阵,兵力布置很是密集,防御难度极大。且不慌,冷静
观察,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是很难再战场上做到的。
但关羽的举动,并不能改变陈到的战术,知道你勇冠三军,甚至不在主公与典张赵三位将军之下,可眼前,是步军对抗。
以白耳军的弓兵跟进速度,一旦关羽敢于太过接近战阵,那么,万箭齐发的威力,不是拥有天下顶尖的身手就能对抗的。
关羽的亲自出击,两翼策应,的确振奋了徐州军中军的士气。让他们在不断地后退之中,始终可以维持相对稳定的阵型。
这一点极为重要,步军对抗,一方有阵型,一方没有。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相当于你赤手空拳,面对敌军坚兵利甲!
但初阵的失败,关羽也挽回不了,想看定边军的真正实力,或是更新的战法,就必须付出代价,实力差距,避免不了。
陈到集中了十二分的精神,全身贯注与指挥之中。开始的优势,几乎是必然的,但接下来的控局,才考验将领的指挥。
结果是徐州军的中军,在付出巨大代价,几乎伤亡过半之后,被关羽领军亲自接应回去。随之,徐州军开始了快速的撤退。
接应可以稳,撤退必须要快,敌军有远程
压制的优势。关羽要做的,是迅速领军,脱离白耳军的攻击范围,才为稳正。
而太史慈的骑军在两翼游弋,是他不怕陈到全军猛烈追击的依仗。同时,也是一种试探,你到底有没有能力,对付我军骑兵?
战阵之上,上风下风是可以随时转换的。原因很可能就是指挥官一个小小的疏忽,关羽率军撤退,亦可以以退为进。
有着之前与敌军对阵的经验,加上这段时间胡风的指点,现在的陈到,也不是当初了。什么叫控局,必须估计敌军的反击能力。
太史慈的骑军,侧面掩护关羽步卒的安全,白耳军稳步追击,可以维持阵型的协调。那么,一旦速度加快,还能完美做到吗?
如果你在追击之中,做不到各兵种之间的协调,敌军的机会随时会出现。在关羽亲自出击的那一刻,太史慈看清了兄长的战术。
接应出中军之后,他在撤退过程之中,亦不忘接连卖了几个破绽,诱使敌军加速追击。一切变化,太史慈都看在眼中。
可惜,徐州军没有白耳那般精良的装备,先进的训练,双方的实力,始终存在差距。若是公平对等,二哥定可战胜陈到。
太史慈的想法只是一瞬,就被他抛诸脑后了,什么叫公平?到了战场之上,实力为尊,是没有真正的公平可言的。
可惜,今日要是换了陷阵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