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和平协议(1 / 2)

时间来到2月中旬,东加丹行省一如既往的炎热。

自从大年三十夜那一仗过后,同盟军在东线的索达依坎县与印军不温不火地打了20多天。

这期间大的战事没有,但各种偷袭与反偷袭战,破交战打了50多场。

与其说是打仗,还不如说是同盟军在练兵。

在东面无法正面击败索达依坎县的印国大军后,同盟军转而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西面。

短短三周的时间,同盟军连续占领了彭加不丹县以西、以南的5个县,直接将战火燃烧到了印国的中加丹行省、西加丹行省。

中加丹行省就算了,面积高达15.36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区区的180万。

说地广人稀都算抬举了,完全就是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

历来,整个加里曼丹岛开发比较成熟的只有沿海地区。

越是往内陆地区,越是荒无人烟。

除了少量的民兵,这些内陆的地盘基本没什么兵力驻守,这也是同盟军占领这么轻松的原因。

不过,西加丹行省就不一样了。

西加丹行省面积约14.6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40万。

西加丹行省是印国华人定居较早、人口最多的省,整个行省足足有50万华人。

在同盟军打到西加丹行省的内陆县后,大批华人蜂拥而至投军。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投奔同盟军的华人青壮超过了两万。

这些华人青壮不仅是极好的兵员,还是最佳的向导。

在他们的带领下,同盟军开始了高效的占领行动。

现阶段,同盟军基本上以掠夺资源为主,并没有浪费兵力占领这些地盘,而是不断向其他区域蔓延。

掠夺物资、摧毁基层统治、散播恐慌,进而搞垮印国对加里曼丹岛的统治,这才是进兵的目的。

同盟军现在对新兵的做法也很简单粗暴:青壮训练一周枪械和纪律,然后就跟在老部队后面去搬运战利品。

没错,阿成完全是把这些华人青壮当成后勤运输人员来用的。

说实话,同盟军也没有那么多武器将他们完全武装起来。

虽说是1万正规军+2万后勤运输人员的组合,单丝毫不影响同盟军喊出“拥兵5万”的口号。

而印国那边,几乎每周都能接到某某县失陷的消息。

高层不心疼这些荒无人烟的县,但底下的民众不知情啊!

群情激愤之下,总要有人出来负责吧!

这段时间,印国可是有好几个高层人物被丢出来背锅了。

巴鲁达城的指挥部内,阿成再次召集各部主官开会。

军事上无法战胜同盟军,甚至无法有效遏制同盟军在西线的蔓延,印国高层不得不再次祭出招安的打算。

印国无法接受成为老米小弟的核心原因,就是老米要在其领土上设立军事基地驻军。

这一点,印国无法接受。

打不过,又无法借力消灭同盟军。

留给印国的选择,只剩下招安一条路了。

说实话,同盟军内部也有些打不动了。

最大的制约因素,还是武器弹药。

兵员上万后,武器弹药基本上不可能靠缴获。

印军依靠海军和地面部队牢牢控制了索达依坎县的海岸线,武器弹药根本没法运进来。

以前,还能靠马、印两国的边界通道走私些军用物资。

现在大马将边境通道一关闭,无疑是断了同盟军的一条大动脉。

暂时,同盟军又没有跟两个国家开战的能力。

再打下去,就有崩盘的危险。

对于印国再次抛出的橄榄枝,这次阿成想接住的愿望很强烈。

但接受印国的招安,同样有让同盟军内部崩盘的危险。

所以,阿成必须先做通手下的思想工作。

然后,在通过这些手下逐层做通

捞彬先通报了内部的资源情况:“我们的武器弹药最多还能满足1万人打上5、6场高强度的战斗,虽说我们现在拥有简单的子弹复装能力,但基本上是杯水车薪......”

因为一直在打仗,加上缺乏原材料。

从毛熊和大陆弄回的二手武器制造装备,现在都成为了摆设,只能用于简单的武器复装。

自己生产武器弹药,那是需要配套工业体系的。

发电、挖矿、铁矿石冶炼、磨具生产、配套化学原材料制造......

这里面,配套的工业环节多了去了。

粮食方面,倒是不缺。

最近,同盟军从西加丹行省缴获了不少粮食。

虽说运回来比较麻烦,好歹还能慢慢运。

加上他们手中的储粮,大约能满足全军4-5个月所需。

最缺的物资,还是各种救命的药品。

加里曼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