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聪明的家伙(1 / 2)

从1987开始 海冰玉 4537 字 5个月前

,。

蔬菜大棚中间的路上都安装了路灯,也不是太暗。

易飞领着关云涛看了几个棚。

他也是第一次近距离看这些大棚。

自从大棚完全建好后,他就来了两次。

一次处理江晓寒父亲的事,他是一分钟都没有多呆。

再就是下午来要了十箱蘑菇,也没进大棚里。

大棚的棉被已经放下。

易飞讲了下自动卷帘机的用法,灌溉的方法。

他随便找了个棚进去,小屋的里面住着三个人,正半躺着聊天。

看到李文朝他们进来,都赶紧站起来。

本首发站点为

他们都认识易飞,知道是这的老板。

知道那个中年人是市府副府长后,更是紧张的话都说不利索了。

关云涛亲切地问他们,干活累不累,生活是不是习惯。

三人紧张只会说,好,很好的话。

这个棚里阳棚种的是黄瓜,刚刚开花挂果。

阴棚种的是双孢菇,是立体种植。

有三排架,一排五层,一排四层,一排三层。

蘑菇直接种到板槽里。

这棚的蘑菇,还没到采摘期,刚露出点头。

关云涛略显兴奋地说“这些都是你设计的吧,秋城肯定想不出这些。”

他还以为蘑菇是种在地上的。

这种种植,简直是工厂化生产。

充分利用了空间。

一亩地可以提高几倍的产量。

他认识赵秋城年了,也没听他说过想在农业上发展。

易飞点点头,“这是初步想法,等过这个冬天,看看有没有问题,明年再改良。也不是我一个人,是大家商量着来的,主要的功劳在赵总。”

李文朝和赵丽丽互看一眼,都没有说话。

这大棚的建造全是他一个人弄出来的。

连张如泉和孙普辉他们都没提任何意见。

别人就更别提了。

最大的功劳是赵秋城,那得看从哪方面讲。

钱确实是他投的,别的和他就没关系了。

投钱很重要吗

易飞拿出这样的方案,找投资者也能找到。

关云涛来到阳棚,蹲在地头,看着长势良好的黄瓜苗,“了不起,有什么非技术问题,去市府找我。”

外面的温度最多有四五度,棚里的温度起码有二十六七度。

里外宛若两个季节,越冬应该问题不大。

临东真的在大冬天有黄瓜吃了。

就算贵一些,也是了不起的成就。

李文朝把他们领进另一个棚里。

,。

这个棚里种的蔬菜种类就多了,基本基地种的菜都有。

陈新强和孙普辉在另一头的一片菜地里交流着什么。

易飞探头看了一眼有门相连的阴棚。

里面也是立体种植,种的蘑菇好象是平菇。

培养料放在一个个塑料袋里,应该也是生料种植。

菌棒生产车间刚盖好不久,还没有生产熟料菌棒。

所以今年没种最常见的香菇。

张如泉和方凡正还有毛小秋在一个蘑菇种植架上忙活着什么。

不同的蘑菇对温度、湿度要求不同。

就算是实验的大棚也是分开种植。

“陈老师、张老师。”李文朝喊了一声。

陈新强和孙普辉扭头看易飞和一个中年人站在灯光下,就走了过来。

张如泉他们也从阴棚里出来。

他们和关副府长都不熟悉,一下子都没有认出来。

易飞做了介绍。

张如泉看看自己脏乎乎的手,“关副府长,我们就不握手了。”

关云涛也不介意。

他伸手握住张如泉的手,“张老师,我听说过你,易飞也跟我讲过,你这样的人才是国家的脊梁。”

这么大的年龄的人。

如果仅仅为了挣钱,没必要这么晚了还在菜棚里忙活。

他又分别和孙普辉他们握手,“年轻人都不错,有魄力。”

孙普辉笑道“关副府长客气了,我哪有魄力,要说有魄力的是还是赵总和易飞。他们在并不知道收益的情况下,投资这么大,令人佩服。”

赵丽丽笑了。

小哥不知道收益是真。

易飞不知道才是瞎说,他肯定知道。

他在以前的世界里,肯定弄过这些东西。

几人领着关云涛参观大棚里的蔬菜。

又到阴棚参观了蘑菇,边看边给他解释。

易飞倒不说什么了,虽然他种过几年蔬菜蘑菇,说起来还真的没这几位懂得多。

至少理论知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