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世界13(2 / 4)

上几句话,因此一想到孟明知很有可能成为高二的状元,贺娅就觉得与有荣焉,忍不住挺了挺胸脯。

相比较于贺娅的骄傲和开心,章少韬却想到了什么,猛然皱起了眉头,有些忧愁地看向孟明知“班长,你高考完,是不是就不会再来上学了啊”

大概六月份就要高考了,而那时候高二的学生刚开始复习准备期末考试,要差不多七月中旬才能放假,那这段时间孟明知是肯定不会再回来上课的了。

被章少韬提醒了这件事,贺娅脸上的笑容也逐渐淡去,跟着一起怅然地望着孟明知“班长你考完试,有什么打算吗”

现在进教室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孟明知没了继续复习的兴致,就抬头把练习册合拢,然后伸手揉了揉太阳穴,一个个地回答他们两个的问题“我等到高考完应该就不回来了,我要飞去首都做点儿研究,等到出分之后应该会回来拿分数条和接受采访。”

“你们两个也要好好学习,等到将来,有机会的话,或许我还能当你们的学长。”见男女主面色颓然,对他们两个印象还算是不错的孟明知难得开口安慰了他们。

贺娅郁闷地颔首,章少韬却忽然想到了什么,眼睛一闪一闪的,不知道有什么小心思。

高考的日子来得很快,在最后半个月的冲刺阶段,对孟明知寄予厚望的主任和校长们干脆把孟明知从学习气氛还不是特别紧张和浓厚的高二调到了高三年纪。

高三年纪有专属的一栋教学楼,里面的设置都是最先进的,更是有恒温的空调,让学生们在上课和答题的时候永远不会觉得炎热并因此不舒服。

在搬到高三年级后,孟明知很是引起了班级里的躁动。

这个班级是高三最好的尖子班,尖子班的同学不仅勤奋,更都是天才。

对于孟明知,他们都有所耳闻,但听到孟明知要直接跳级过来和他们一起高考,这些学生们就有些不服气了。

特别是在知道校长对于孟明知拿省状元寄予厚望的时候,他们更是趁着闲暇的时候开始阴阳怪气地表示不屑。

这群小天才从小到大都是在赞美和对别人的碾压中长大的,如今到了尖子班,用了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才逐渐把情绪调整过来,意识到世界上也有很多比自己厉害的人。

可他们是逐渐靠时间熟悉的,孟明知却是空降兵,他们对于孟明知就有些排斥。

反正现在是复习的紧要关头,他们也没有什么社会活动,所以在下课和一些班主任逼着他们出去的体育课时,背完了单词,一群人就会聚在一起怀疑孟明知的成绩。

“我觉得校长对他未免也太期待了,他比我们少学了一年的时间,成绩怎么可能比我们好”有一个女生瞥了一眼正在和高二学生中一起打球的孟明知,轻哼了一声,“而且看起来也不是特别用心学习的人,现在是好好背单词和背课文的时间,结果他倒好,跑去和高二的人打球。”

不过她虽然嘴上用力地表达着不屑,实际上眼睛却一刻不停地跟随着孟明知的动作游走,对于孟明知的帅气非常感同身受。

其他人也是各有各的心思,不过尖子班里的学生都知道什么对于自己来说更重要,所以也只是在闲来无事的休息时间说两句有关孟明知的八卦,然后就继续埋头吃饭和看书。

对于这些,孟明知并不在意,事实上也是不需要在意的。

对于孟明知的批评和质疑在一周后就全部消失了。

因为周测的成绩出来了,孟明知是遥遥领先的第一。

利华高中为了培养出能够争夺省状元的尖子生,平时校内测试出的题目难度都非常高,在普通班,整个班级没有一个人及格的情况经常出现,就算是尖子班,也只有前十也能勉勉强强有七十分。

然而第一次周测,孟明知九十分。

特别是几乎难倒了整个尖子班的最后一道压轴大题,孟明知已经解出来了一半,要不是时间不够用了,他或许还能把第二问也写出来,到时候就是九十五分到手。

在上课的时候,数学老师狠狠地夸了他一顿,原本对孟明知的实力还有所怀疑的他彻底撤去了心底的最后一点儿戒备,相信校长说的“他很有可能拿到省状元”的话,认认真真地教导起了孟明知。

随后,其他科目的老师也都统一对孟明知表示了夸赞,而他的分数也一直稳定在年纪前列的水平。

虽然说是尖子生,但尖子生肯定也有很多人是偏科的,不过是偏科得没有普通学生那么严重罢了。

可孟明知每一科都稳稳地站在年纪前三的位置,他最后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年纪第一,更是以数学的高分和第二拉下了十多分的差距。

面对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实力,尖子班的学生们终于心服口服,再也不在私底下说孟明知坏话了,更是经常去找他讨论问题,请教学习方法。

班级里的学生们和孟明知逐渐拉近了关系,经常上下课一起打球吃饭,班主任看到后,非常欣慰。

但她欣慰的同时,有个人不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