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过江猛龙(1 / 3)

千禧年后的主流院线,中小型普通影厅,也就能坐百人上下,容量较大的巨幕影厅,能容纳超过三百名观众同时进入。再大,就有点影响观影体验了。

但是在一九九五年,传统电影院大部分都有超过七百人个座位,少数大型影厅甚至能同时容纳超过一千五百名观众,习惯了“未来”现代化影城的人,实难想象一千多人挤在一个大厅里看电影到底是什么体验。

如果是不收钱,不售票的免费电影,那可就热闹了,嗑瓜子的,织毛衣的,聊天的,打瞌睡的,吵吵嚷嚷的小孩子,时不时因为一点小矛盾而发生争执的小年轻,简直不要太多。

搁在那种环境中,沉下心来,欣赏一部好影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收钱的场次,就要稍微好一点,稀稀拉拉的影迷,都坐不满“最佳观影区”。虽说没人闹腾了,可愿意花那个冤枉钱,走进电影院,看一场一个多小时的电影的,到底是少数。

除了个别搞对象的小年轻,估计也没人愿意花这个冤枉钱。他们进来,也不见得是因为自己有什么艺术细胞,而是为了在黑漆漆的影厅里卿卿我我。

这年头,风气还是偏向于保守的,大姑娘小媳妇,一般也拉不下脸来,在大庭广众之下搂搂抱抱。接触时尚比较多的现代化大都市里的男男女女还好一点,稍微偏远一点的地方,大部分人还是很传统的。

远的不说,好多年前,金尚还小的时候,在京西这片土地上,稍微偏远一点的小村镇,年长一点的老头老太太,看见年轻女孩穿个露肩的吊带裙,背地里都要暗自嘀咕几句“有伤风化”。

现在肯定是要开放多了,奇装异服的男男女女们,也是屡见不鲜了。

离公司和家比较近的电影院,就那么几家,大多环境不怎么样,金尚去过几次就再也不想去了。

好在南大彪听信了金尚的劝说,花钱在京城几个热门小区附近,或买或租,盘下了几间老式电影院,后重新装修,风格按照专业人士的设计,以及参考金尚前世的见识,改得稍微时尚大气一点。

总体风格,介于小型影厅与私人院线之间,大的能容纳几十上百人,突出一个便捷不扰民,调整灵活,小的也就二三十人,胜在装修豪华,精致贴心,特色明显,针对的是豪宅社区的客户。

院线铺开,肯定不能只有小而美的社区电影院,还得深入商圈,和大型商场,服务型商务区绑定,开办真正的现代化影院,六七个2d影厅,就配一个3d影厅,循序渐进的推进。

遗憾的是,南家兄弟和金尚这个合伙人实力不足,布局院线,需要极大的投入。

实事求是地说,现在也不是大手笔建院线的好时机,国产电影拍一部赔一部,各地电影院也是亏得都麻木了,这个时候将大量真金白银砸在影视院线上,实属不智。

这玩意需要有,更不能放松,但步伐要缓,节奏要稳。

风口还没来,急不得。

大干快上的中大型影视城,几乎没什么推进,只在几个一线大城市的核心区插了个点,剩下的基本都投入在“小巧玲珑”的小微型社区影院上了。

虽说大银幕的数量起来了,但是观影人数其实没多大起色,能够保证盈亏平衡,勉强覆盖住运营成本就可以了。

在京西这片土地上,就有两家还算不错的新式电影院,全都是南大彪投建的小型影厅。

金尚和李萱前去观影,自然不用在售票处排队,取了预售票就直接进场了。

坐定之后,金尚左顾右盼,观察了一下,这一间在五六个大型社区交汇处的社区电影院,有七十多个座位,数量不是很多,但是座椅不像传统电影院那样逼仄,坐着十分舒适。

电影快要开始了,估摸着有四十个人买票进场。

“上座率,可以啊超过一半了”

入目所及,不仅有下班后来消遣的都市白领,谈情说爱的年轻男女,还有看上去上了年纪的健硕老人,甚至还有一个抱着孩子的全职妈妈。

这些人,大多带着一瓶矿泉水或者碳酸饮料,有的还捧着爆米花等零食,这都是门口售票处的热卖商品。如果有孩子进场,或者年轻人进来打发时间,多多少少都会买点什么,而不是两手空空。

如何借助电影院这个平台赚钱,都不需要金尚事无巨细地安排,只要稍微提两句,自然会有人将这件事做好。

国人在赚钱这件事上,悟性还是挺强的。

“看什么呢”

李萱用胳膊肘捅了捅金尚的手臂,好奇地问道,

“有什么奇怪的,还是遇到熟人了”

“没有,就是有点好奇,第一次来这种地方。”

没发现什么异常后,金尚小声回应道,

周末上映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居然还有这么多人看,着实有点让人惊喜。

受益于大时代第一部的良好口碑和优秀的市场表现,很多影迷对大时代第二部还是抱有期待感的。

网上专区的评论,好评和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