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加工过程中位置和形状保持不变,这二者之间显然存在冲突。”
“另外,传统定位方法为了保持工件的稳定性会将定位点之间的距离设置尽可能远,对于浮动装夹加工,定位点之间的距离太远会限制变形的释放,而定位点之间距离过近又会导致零件失稳,你准备具体如何操作?”
而杨卫华既然敢说出口,对于这种问题显然早有考虑:
“把工件划分为固定装夹区和浮动装夹区即可。”
“固定装夹区通过三个固定装夹单元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保证加工基准,其余区域都是浮动装夹区,通过多个浮动装夹单元辅助定位,在工件释放变形之后调整浮动装夹单元以适应工件变形后的位姿,并在变形状态下再次辅助定位工件……”
“至于固定装夹区的计算,可以根据加工动态特征信息模型计算工件的中间状态质心,保证固定装夹区能在释放变形过程中包络质心即可。”
所谓加工动态特征信息模型,是火炬-c.b.法拉利公司以常浩南最早提供的数字仿真技术为基础,面向用户端提供的数据库类型服务。
可以把复杂的中间状态几何转化为多个简单层的叠加。
结合硬件层面全直线电机驱动机和蜂窝结构专利,对于一些产品规格相对标准(有明确的槽、筋、孔和轮廓),但精度要求较高的用户而言,有着极高的吸引力。
主要体现在加工效率几乎成倍领先于竞争对手。
当然,也确实如杨卫华所说,能在浮动装夹领域发挥作用。
“那如果加工对象是非典型的、质心分布不够集中的产品呢?”
魏永明作为工控系统的实际负责人,尤其是在明知自家领导是要加工什么的情况下,自然要提前予以考虑:
“就比如涡轮机的风扇叶片,加工过程中的质心变化幅度很大,靠人工确定固定装夹区域……恐怕是不可能实现的吧?”
这个问题,确实瞄准了杨卫华最薄弱的部分。
后者一时间无法回答。
因此,方才还十分焦灼的气氛,顿时冷却了下来。
“这个问题……倒是不难解决。”
直到听见这么一句话,魏永明和杨卫华才想起来,常浩南自打刚才开始,好像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吱过声了。
原本以为是在听他们两个的争论。
但现在看来……似乎并非如此。
“卫华同志刚才也说过,三个固定装夹单元,就可以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那么固定装夹区域的优化,就相当于在尽可能小的区域之内包络尽可能多的动态质心……而不单单只是计算一个中间状态,尤其对于质心变化幅度很大的异形零件来说。”
常浩南缓缓开口道:
“所以,对于人工手段无法分析的复杂零件,可以考虑用一些寻优算法来实现,比如把将零件的边界根据弧长离散为多个点,再设置固定装夹区域在工件主变形方向的跨度值作为惩罚项……”
“……”
“当然,现有的基础算法可能不是很适应这类具体问题,但总之是可以在遗传算法或者差分进化算法的基础上再继续优化……”
还没等魏永明做出反应,本来算是受到鼓励的杨卫华反倒有些傻眼——
自己先提出来的构想,怎么常总好像比自己更熟悉的样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