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花豪马湘兰(4 / 6)

有些困顿和痛苦,并不是锦衣玉食所能弥补的。

可以说,没有一个妓女愿意此生都被囚禁在烟花柳巷,她们更愿意像普通女人哪怕是村姑农妇一样过着贫寒的平凡生活。

妓女想要改变处境的方式不多,从良嫁人是最简单的一种。

多数妓女的心愿,就是在所有客人中挑选一个自己满意的男人。

由他来当自己生命中的英雄,将自己拯救出火坑。

不过,这世界上不是每个男人都能像钱谦益一样包容处于最底层的妓女,因此没有几个妓女能遇见驾着七彩祥云而来的英雄。

甚至,有的在妓院中守望了十几年,有的则苦苦等待了一辈子。

早年的马湘兰,与那些渴望着爱情的妓女一样,想要从客人中选择一位拯救自己于水火的英雄。

她苦苦的等待,一直熬到了自己二十四岁那年,终于遇见了最符合自己心意的王稚登。

秦淮河畔上,最不缺的就是文人雅士和妓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妓女因名人而闻名,文人亦因妓女而闻名。

王稚登来到幽兰馆,请求马湘兰替自己作画。

见心上人有求于自己,马湘兰自是非常欣喜。

她当即准备笔墨,挥毫画了一幅自己最擅长的叶兰图。

说起这幅画里的一叶兰,运用了马湘兰独创的技法。

在兰花之下仅有一抹斜叶,衬托着其上雅致高洁的兰花。

这种画法,将兰花衬托得十分清高雅致,不似其他兰图一般臃肿。

作画完毕后,马湘兰还在画上提了一首七言绝句《兰花》。

一叶幽兰一箭花,孤单谁惜在天涯?

自从写入银笺里,不怕风寒雨又斜。

这首诗的上首写了兰花清幽无依的性质,其实就是马湘兰在借此衬托自己的境遇。

下首文风一转,说兰花若是被写入银笺,便不会再畏惧疾风骤雨。

兰花所指代的自然是马湘兰自己,而银笺所说的正是王稚登。

此诗中马湘兰的心意已昭然若揭,就是渴望以身相许。

或许是马湘兰觉得仅凭这一首诗尚不足以向心上人表露自己的心意,所以她还特地画了一幅画,同样以一首七言绝句题诗。

绝壁悬崖喷异香,垂叶空惹路人忙。

若非位置高千仞,难免朱门伴晚妆。

这首诗体现马湘兰的另一种心态,她生怕心上人将自己看成寻常的青楼女子,认为自己对他的情意都是逢场作戏。

因此,她再次借断崖上的兰花表露了自己的心意,表示自己绝对不是水性杨花的女子。

王稚登的文采出众,他一眼便看出这两首诗中的情意。

然而,王稚登却表现得非常踌躇。

此时的王稚登已三十七岁,早已过了而立的年纪,可目前他的事业却不见起色。

眼看着自己就要进入不惑之年,可依旧没有功名在身,自己都不知道前路在何方。

显然,王稚登是个对待感情比较保守且负责的人。

他没有轻易地接受马湘兰,正是因为他不是个轻浮的人。

然而如今的王稚登,能给予马湘兰的却十分有限。

在这么长时间的接触中,王稚登已发现马湘兰是个情深意切的女人。

若自己轻而易举地作出承诺,对她来说未必是什么好事,反倒是一种伤害。

倒不如暂时不许下诺言,这样两人还能以相对轻松的心态继续交往下去。

除此之外,结合王稚登的身份来看他可能还有另一种的隐忧。

马湘兰虽然蕙质兰心,是全天下最善解人意的女人,又与王稚登情意相合,但说到底她还是秦淮河畔上的妓女。

王稚登的思想再开放,也不可能不对马湘兰的身份心存芥蒂。

毕竟,在王稚登之前,马湘兰不知邂逅过多少风流名士,这让王稚登无所适从。

况且,王稚登出身书香门第,又是当时的知名人物。

若王稚登迎娶了马湘兰,即便两人相处和睦,这件事也不会得到时人的祝福。

况且,马湘兰属于乐籍。

如果不能脱籍,王稚登娶她过门这件事就是违法犯罪。

即便朝廷不会追究下来,也会对王稚登的名声造成极大的影响。

考虑到上述因素,王稚登不得不装作一副不解风情的样子。

之后,他只是将两幅画卷起收好,客客气气地向马湘兰表达谢意,转身告辞。

“可怜马湘兰仍然对他一往情深,在得知其搬到姑苏后,甚至直接追了过去经常安慰他。”

“当然只能以好朋友方式,也都没到婚嫁那一步。”

“邻居都以为是兄妹,而马湘兰也只把苦楚往肚里咽。”

“马湘兰与王稚登兄妹般的关系,就这样维持了下去,不知不觉就过了3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