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花仪长孙皇后(4 / 5)

很多奖赏,并且还暗示魏征以后劝柬就要这样,出了事可以找她帮忙。

长孙皇后的支持,也为魏征之后的劝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间接的帮助李世民在治理国家的事情上,让李世民在正确的道路狂奔。

在李世民登基之后,甚至把长孙无忌提拔为宰相。

不过没过多久,就在长孙皇后的劝说下,长孙无忌主动放弃了这个职位。

长孙皇后以汉朝外戚干政的例子,也对李世民进行了劝说。

很多的后宫宠妃,都是希望自己的家族越来越强大。

而长孙皇后能在以家族为先的大背景之下,做到这一步,历史上几乎很少。

这里一方面能看出长孙皇后的贤德,对李世民治理国家的帮助。

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她的聪慧,外戚干政是对国家的危害,同样外戚干政的家族都没有好下场。

长孙皇后这样做,无疑也是对家族的一种约束和保护。

长孙皇后不仅约束家人,对自己也是要求严格。

李世民有时和长孙皇后交谈,常常会说起国家大事。

而只要提到国事,长孙皇后立刻闭嘴不谈,以女子不干政来推迟。

长孙皇后无疑就是一位好皇后,还是一位真正能够帮助李世民得好皇后。

这也是唐朝认她的仁德,后世论她贤德的原因。

千古贤后的评价,当之无愧。

“武德九年,金星再次白天出现在天空正南方的午位。”

“当李渊将密奏"秦王当拥有天下"告知李世民,处于生死存亡之际的李世民下定了决心。”

“六月四日凌晨,李世民率领秦王府八百将士在玄武门设伏。”

“通常站在丈夫身后的长孙氏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了丈夫身旁,从容勉励将士。”

“将士们无不感激秦王妃的亲自慰勉,因此更奋发无畏。”

“妻子无所畏惧地生死相随不离不弃,更激励着丈夫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以秦王的完胜而告终,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长孙氏随之成为太子妃。”

“随后不久李世民登基为帝,并在登基后册封长孙氏为皇后。”

“长孙皇后喜爱看书籍图传,即便是梳妆打扮时也手不释卷,成为皇后后依然如此。”

“经常与丈夫一起谈古论今,发表独特见解,对丈夫与朝政大有裨益。”

“唐太宗对长孙皇后一向爱重,登基之后,对长孙家族常常恩遇逾制。”

“长孙皇后时刻惊醒,说服胞兄让位。”

“在李世民恩准下,长孙无忌得以闲职高薪退避宰相之位。”

“长孙皇后还利用自身对丈夫的影响力来护慰朝廷贤良,匡正丈夫的过失。”

“长孙皇后一方面欣赏那些敢于直言的忠臣,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提醒着李世民要行仁政。”

“她以女性特有的力量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辅佐皇帝丈夫,使得初唐出现了有利的政治局面。”

“君明后贤臣直,文治武功,大唐初期迎来了令后世魂萦梦绕的理想境界贞观之治。”

“贞观八年,长孙皇后陪同李世民在避暑期间,身染重疾。”

“皇太子请求大赦并度人入道,为妻子健康忧虑的唐太宗立即应允,但遭到长孙皇后的坚决反对。”

“无奈唐太宗只好请普光寺法师入宫为妻子祈福,或是天子诚意所致,长孙皇后病情旋及康复。”

“贞观九年,皇太子李承乾纳妃苏氏,然而喜悦之后却连接着悲伤。”

“此后接踵而来的生身母亲赵国太夫人的薨逝,以及太上皇李渊的驾崩,给长孙皇后和李世民这对夫妻又一次沉重打击。”

“双重丧期的哀痛,诱发了长孙皇后早年罹患并时常发作的气疾。”

“次年,病势加重,药石皆不见效。”

“早年,李世民驾幸太原,长孙皇后生病。”

“他曾亲自到石壁寺礼谒禅师,为妻子供养启愿,于是太宗决定再次求助于佛家。”

“贞观十年,李世民下诏修复天下名胜古寺三百九十二座为皇后祈福。”

“虽然太宗期待佛家的福祉能够又一次给妻子带来好运,但是幸运没有再次眷顾。”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崩逝于太极宫立政殿,终年三十六岁。”

“太宗悲伤不已,遵从皇后遗愿,营山为陵,是为昭陵。”

“纵观长孙皇后的一生,她与太宗从少年结发,一起互相扶持走过了二十三载。”

杨贵妃:长孙皇后可以称之为是完美皇后,所有皇后该有的标准都在她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长孙皇后执掌后宫以来,是后宫最为和谐的日子,后宫上下就没有不敬佩她的。

她劝皇帝雨露均沾,对后宫嫔妃也一视同仁,把其他嫔妃生下的孩子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