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儒家异类荀子(5 / 6)

对别人指指点点,这是荀子跟其他儒生非常不一样的地方。

荀子的着眼点和立足点不是批评和感动,而是扎扎实实的想办法解决一个现实存在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他把秦国评价为几乎完美国家的原因,因为法家在解决现实问题这方面确实做的不错。

荀子到了秦国后,对秦国各种高度评价。

秦王的威势已经超过了商汤和周王,所控制的疆域更是上古的圣王们所不能比的。

但秦国还不完美,还差点意思。

秦国最大的缺憾就是没有儒生,没有儒生帮助治国的话,那就称不上王道。

而秦昭襄王生平最讨厌的,就是儒生们所谓的王道。

王道这东西不能增加粮食产量,也不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荀子进一步的解释了儒学的作用,国君治理国家。

如果用儒生当臣子,他们会特别敬业。

因为儒生的人生目标,就是让他们的君主更加尊贵。

王道的核心意义,就是在于增加君主的合法性和百姓对君主的认可度,

给儒生一点权,儒生就是合格的官员。

你把权利收回来,儒生就会遵从礼的框架,安分守己的当百姓。

而且儒生不但自己安分守己,还会带动其他人安分守己。

不管儒生自己混的有多惨,维护礼的原则和他们的人生价值是不冲突的。

秦昭襄王对于这番话完全不感兴趣,其实背后隐藏的逻辑深刻。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看出其中的厉害,比如说朝廷向一个村子征税。

如果百姓都认可这个朝廷的合法性,那么只需派一个官员过来,就能把税都给取走,很简单的一件事。

甚至连官员都不用派,直接贴一张告示,老百姓就会主动的到指定地点去交税。

可如果是山大王来收税,老百姓不认可他的合法性。

那交税的意愿就很低了,就得加派一定的武装力量才能够达到目的。

法家的特色就是不在乎你心里怎么想的,只靠刑和赏,敢不听话就收拾你。

如此这般,为了保证执行力,你就得加派一些人手。

导致收税的成本增加,只能加大税收,老百姓的反抗意愿就会更加的强烈,伱还得加更多的人手。

从而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那原本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给搞复杂了。

这样下去,一个朝廷即使主观上不想实施暴政,那也非暴政不可了。

而儒家就是要帮助君主建立这种从上到下的认可,也就是所谓的王道。

这种认可机制一旦建立起来,可以大大减低行政成本和管理成本,显著提高办事效率。

礼的观念由小及大,由家到国,由父母到君主。

彻底建立起来后,很多事根本不用去威慑、利诱和恐吓。

所以荀子要表达的意思是,秦国以法治国的大逻辑是没错的。

简化一些威逼利诱的环节,增加王道的认可度,可以爆发出更强的力量。

所以,荀子认为秦国还是提高空间的,那就是把儒和法结合起来,这个思想到了后世就被提炼成为外儒内法。

内法保证朝廷高效靠谱的运行,毕竟该做的事还是一定要做的。

但外儒提高认可度,建立合法性,就能大大的减低内耗。

但荀子的这番苦心,秦昭襄王并不理解,后世的儒生们也不理解,他们把荀子的安分守己理解成怂了。

每当儒生读到荀子的这段历史,青筋暴突,拍案而起,感觉都快憋寻死了。

同样是大儒,怎么就不能像孟子那样呢?

孟子见大魏王,大魏王要跟他谈利,孟子直接怼,要谈就谈义。

现在秦昭襄王问你荀子,儒生能够带来什么好处,你荀子为啥就不能跟孟子一样直接怼。

结果荀子说了一大堆,仿佛要让儒生当小绵羊,实在没法跟孟子的浩然正气相比。

不得不说,产生这样的误解,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儒生没有把荀子的思想吃透。

荀子是想让整个国家的法治和人治结合起来,让社会高效稳定的运转,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后世的儒生们没有吃透荀子的意思不要紧,后世的帝王们可是看出了其中的杀招,并进行了充分的利用。

外儒内法,这的确是治理国家、稳定社会结构的灵丹妙药。

后世帝王们的内心,几乎都是赤裸裸的法家,连他也不例外。

但帝王表现出来的向外界宣扬的,则全是鼓励老百姓当顺民的思想。

汉宣帝就曾经评价统治的奥妙就是王霸杂治,所谓王道就是儒家的那一套,所谓霸道就是法家的那一套。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很多时候,两者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虽然一直在说儒家是孔孟之道,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