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3 / 4)

例,正是东汉末期宦官干政的始作俑者。

东汉王朝最终的消亡与宦官专政分不开,也给后世王朝的治理多了一层潜在危机。

三是蔡伦私下生活比较混乱,或许是和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有关。

蔡伦的所作所为或不为世人所想那样无私高尚,但历史会铭记蔡伦的功绩。

蔡伦对文化传承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永远值得世人去感恩和颂扬。

“然而窦太后的四个同胞兄弟却心术不正,在玩弄权力的同时,也肆无忌惮地去打压那些与自己不和的臣子。”

“一时之间,朝廷之上人心惶惶。”

“作为皇帝身边的人,自然对皇帝的想法要知道的更多。”

“对于皇帝想要扳倒外戚掌握大权的想法,蔡伦自然要助他一臂之力。”

“所以在此时,蔡伦便站到了窦太后和整个窦家的对立面。”

“蔡伦带着一众宦官一起,对抗外戚,让曾经本已经权倾朝野的窦氏一族逐渐倒台。”

“蔡伦彻底清除了窦氏家族在朝中的势力,从而为汉和帝的皇权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虽然蔡伦可以说是窦家一手提拔起来的,放在皇帝身边的一枚棋子。”

“可是蔡伦在权势面前,终究是抛弃了窦氏一族。”

“经此一遭,汉和帝将蔡伦当做自己的救命恩人。”

“一时之间,蔡伦风光无量。”

“在得到皇帝重用之后,蔡伦便成为了主管皇宫制造业的官员。”

“而当时,在皇宫作坊当中工作的是全天下所有的能工巧匠,每一个人都具备着自己的看家本领。”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些人的存在就代表了东汉时期制造业的最高水准,同时也为蔡伦了一个极好的发展平台。”

“由于蔡伦在年幼时就对工程技术感兴趣,并且展现出了他过人的天资。”

“所以在蔡伦掌管皇宫制造业期间,便做出了许多突出性贡献。”

“但对于蔡伦来说,他一生当中最为伟大的突出贡献便是改进了造纸术。”

赵匡胤仅仅凭借造纸术这一点,蔡伦就足以名垂千古。

尽管蔡伦造纸的动机是为了邀功,但也无法否认其历史功绩。

自古以来人们记录文字大多采用竹简,由于竹简过于笨重,所以有的人拿绢布写字。

绢布虽然轻薄,但价格太贵。

竹简造价低,但太沉重。

不管是绢布,还是竹简,都存在很大问题。

蔡伦在汉和帝身边做中常侍,见日日查看竹简奏本过于劳累,便醉心研究造纸术。

最终,蔡伦研究成功,大大降低了纸的成本。

又因为工艺先进,造出的新纸质量也很好。

为了表达对蔡伦的感激,后人根据蔡伦龙亭侯的爵位,将改良后的纸称之为蔡侯纸。

蔡侯纸造出后得到汉和帝的赞许并将其迅速推广至天下,其意义之重大。

不单是彻底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社会发展历程,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蔡伦以前尽管已经有纸,但蔡伦之前纸的概念,与蔡伦所造纸并不是一回事。

蔡伦以前的纸,具有纸的形状,尚不具有纸的功能。

具体而言,主要指某些书写文字的絮纸等纸状之物。

蔡伦所造的蔡侯纸才是真正意义上用于书写的纸,发明了完整而成熟的造纸技术。

蔡伦是集汉代造纸技术之大成的杰出科学家,是把中国的造纸技术从不成熟阶段提升到成熟境界的伟大发明家。

“公元97年,蔡伦对刀剑等锋利器物进行了详细的改良,直接将这一技术发展到了顶峰。”

“蔡伦通过挑选出树皮、粗麻布、旧渔网等废弃物品,命宫中的工匠对其进行切碎、剪断,并放在一个大水池当中进行浸泡。”

“几日后,蔡伦发现水池当中的杂物早已经烂掉,而一些纤维性物品却不易腐烂。”

“随后,蔡伦便命手下将这些原料捞出,放入石臼当中不断搅拌,将其变成浆状。”

“在反复实验之后,蔡伦便发明出了一种既轻薄又结实的纸张。”

“最为重要的是这种纸张价格低廉,取材容易,很容易普及。”

“公元105年,蔡伦便向汉和帝献上了自己改良的纸张。”

“公元114年,邓太后因为蔡伦担任了很长时间的侍卫,封他为龙亭侯,封地有三百户人口。”

“公元117年,汉安帝发现五经传记的文字大多没有校订改正。”

“便让蔡伦监督主管此事,推动了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问世。”

“公元121年,邓太后去世,汉安帝亲政。”

“蔡伦因为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汉安帝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太子的皇位继承权而被审讯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