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儒将鲁肃(2 / 6)

,尽管孙策非常欣赏鲁肃,却并未委以重任。

对于志向远大的鲁肃来说,他自然是不甘心的。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既然不受重用,鲁肃也就有了易主的想法。

在祖母病逝后,鲁肃借奔丧为由离开江东,返回徐州故地。

要不是后来周瑜及时拦截,东吴就要失去鲁肃这员大将了。

“刘晔是鲁肃的好友,写信给鲁肃,信中说道。”

“当今天下豪杰蜂起,凭你鲁肃的资质才干,尤其适宜于当今社会形势。”

“你还是赶快回去接走老母亲,不可滞留东城。”

“现今郑宝这个人,在巢湖拥有一万多兵众,占据富饶的地区。”

“庐江郡许多人都前往依附郑宝,何况我们这些人。”

“看郑宝的趋势,还会广聚更多的人,机不可失,你应该去那儿。”

“鲁肃同意了刘晔的意见,安葬完祖母,返回曲阿。”

“当即整顿行装,欲投奔郑宝。”

“正巧周瑜已经把鲁肃的母亲接到了吴郡,鲁肃去见他,把刘晔的建议和自己的打算都对周瑜说了。”

“这时候周瑜正在搜罗人才,于是反对鲁肃的北行计划。”

“建安五年,孙策被杀,其弟孙权控制了东吴政权。”

“这时,在孙权的新政权中,周瑜掌管着军国大权。”

“孙策死后,江东形势一度相当混乱,只是靠着周瑜等人的全力支撑才逐渐稳住局面。”

“正在为孙权搜罗人材的周瑜,当然不能把鲁肃放走。”

“周瑜引用东汉大将的话告诫鲁肃,对于不了解的人不要轻易投奔。”

“周瑜向鲁肃介绍说,孙权是个很有作为的领袖人物,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注意吸收容纳各方面的人材。”

“追随孙权,将来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鲁肃并不愿意离开江东,听到周瑜的劝告,也就放弃了北行投奔郑宝的念头。”

孙权多亏了周郎巧施妙计留下鲁肃,要不然也不会有我的宏图大业。

好在周瑜提早将鲁肃家人悄悄接回柴桑,诱使鲁肃不得不返回江东。

等鲁肃再次回到东吴时,他这才在宴会上一眼相中鲁肃。

而鲁肃的人生,也急速转折,从兄长时期可有可无的幕僚,到被他委以重任的谋士。

鲁肃的地位变化,一目了然。

当然了,他之所以重用鲁肃,也是被鲁肃的战略所打动。

天下动荡,群雄并起,混战不止。

曹操除掉吕布、袁绍,称雄北方。

而在淮水以南,由多个割据势力占据。

在说到天下局势时,鲁肃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其中的关键。

对于鲁肃当时所说的豪言壮语,他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当今天下,汉室不可兴,曹操不可除。

唯有立足江东,攻伐黄祖、刘表,占据荆州。

凭借长江地利,与曹操分庭抗礼。

待天下有变时,再出兵北上,一统天下。

对于那时刚刚掌权的他来说,鲁肃的言行俨然是极为超前的。

然而,毫无疑问的是,鲁肃二分天下的战略思想,深深打动了他,得到了他的认可。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究其一生,他都在践行着鲁肃早期的战略方针。

“鲁肃听从周瑜的建议后,周瑜立马向孙权推荐鲁肃。”

“并且极力向孙权夸赞鲁肃有才干,可为辅佐之臣。”

“而且还建议孙权应该多方搜罗鲁肃这样的人才,以成就大业,不能让他们流散外地。”

“孙权立即约见鲁肃,与其交谈,非常高兴。”

“等在场宾客起身退出时,鲁肃也告辞而出。”

“但不一会儿,鲁肃又被孙权悄悄叫了回来,两人饮酒交谈。”

“孙权首先开口,当今汉室如大厦即将倾倒,四方纷乱不已。”

“我继承父兄创立的基业,企望建成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业。”

“既然你惠顾于我,请问有何良策助我成功”

“鲁肃回答道,过去汉高祖耿耿忠心想尊崇义帝,而最后没有成功,这是因为项羽加害义帝。”

“如今曹操,犹如过去项羽,将军怎么可能成为齐桓公、晋文公呢”

“以鲁肃之见,汉朝廷已不可复兴,曹操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除掉。”

“为将军考虑,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变幻形势。”

“天下局势如此,占据一方自然也不会招来嫌猜忌恨。”

“为什么呢因为北方正是多事之秋。”

“你正好趁这种变局,进伐刘表,尽力占有长江以南全部地方。”

“然后称帝建号以便进而夺取天下,这就如同汉高祖建立大业啊”

“孙权谦虚道,我如今尽一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