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的管理制度就过于宽松,不能产生震慑力。”
“而丞相以严治政,全军上下都依法行事,这是管理上胜于袁绍。”
“第四,袁绍表面上宽宏大量而内心则多疑,对所用之人也多有怀疑,重用的只有亲戚朋友。”
“而丞相用人表面看来平易简单,而内心明察秋毫,用人从不怀疑,不管亲疏远近,只要有才就大胆使用他,这是度量上胜过袁绍。”
“第五,袁绍善于思考却很难做决定,优柔寡断贻误战机。”
“而丞相决策果断,执行高效,应变能力强,这是谋略胜过袁绍。”
“第六,袁绍世代公卿,喜欢用高谈阔论显示自己的高贵,因此投靠他的多为会吹捧装裱自己的人。”
“而丞相诚心对待别人,不贪图虚荣,自己厉行节俭为下属做出表率,对待有功之人却从不吝啬。”
“因此忠诚、正直、有远见、有真才实干的人都愿意投奔丞相,这是道德选择上胜过袁绍。”
“第七,袁绍对见到的饥寒之人非常怜悯,对看不到的却考虑不到。”
“而丞相对于眼前的小事不拘小节,而在大事上却毫不疏忽。”
“忧国忧民,对天下的饥寒贫民都施以恩惠,没有疏漏。”
“因此声望远远超过袁绍,这是仁德上胜过袁绍。”
“第八,袁绍的大臣争权夺势,谗言四起惑乱视听。”
“而丞相用道义教导下级,不让这种勾心斗角互相夺势的事情发生,这是明智上胜过袁绍。”
“第九,袁绍是非不分赏罚不明。”
“而丞相认为是对的事就以赏赐来推行它,错误的事就依法处罚来纠正它,这是管理文化上胜于袁绍。”
“第十,袁绍喜欢虚张声势,并不懂得兵法的要领。”
“而丞相打仗可以以少胜多,用兵如神,我军士兵都信任,敌人都惧怕,这是武略上胜于丞相。”
“丞相有了这十个胜过袁绍的地方,击败袁绍就没什么可难的。”
长孙无忌郭嘉的十胜十败论令人叹为观止,值得我们大唐臣子学习。
他对郭嘉的十胜十败论这篇文章烂熟于心,深刻理解其中的深意。
该文章从十个方面分析了曹操的优势,让曹操听后信心大增,有勇气面对实力强大的袁绍。
郭嘉所指出的这十个方面,包括了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组织路线及个人的思想修养、心胸气量、性格、文韬武略等多种因素,这都是关涉一个人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
郭嘉为曹操总结这十胜,也可能是初来乍到之际对曹操的夸赞,也可能是对曹操的鼓励和要求。
希望曹操能保有这十胜优势,完成统一天下之伟业,郭嘉自己也便有出头之日。
不过,他的这些推测意义都不大。
无论如何,郭嘉能说出这十胜,说明郭嘉不仅仅是一个临事献策的谋士,而且还有成套的理论。
“建安三年正月,曹操欲讨伐称帝的袁术。”
“郭嘉表示吕布是见利忘义之人,可加封他为左将军、徐州牧,如此可防止他与袁术勾结。”
“最终,袁术在曹操、刘备、孙策、吕布的围攻下丢失寿春,沦为了苟延残喘的冢中枯骨。”
“四月曹操三征宛城张绣,在郭嘉败退诱敌的计策下又获得胜利。”
“从此,张绣再无力量偷袭曹操后方。”
“郭嘉便果断提出,是时候解决徐州吕布的问题了。”
“徐州吕布实为心腹大患,丞相可先取吕布,扫除东南,然后再除袁绍。”
“曹操又担心袁绍不同意,甚至支持其他诸侯再次偷家。”
“郭嘉说袁绍现在想的是怎么快速吞并公孙赞与孔融的地盘,他反而害怕主公与他们两个结盟。”
“我们只要派能言善辩之士去向其阐明厉害,完全可以获得拿下徐州所需要的时间。”
“而谈判的结果比郭嘉预言的还要顺利,袁绍不仅支持曹操攻打吕布,还资助五千兵马运输粮草军械。”
“建安三年十月,吕布在曹操与刘备联军攻击下退守。”
“久攻不下的曹操粮草告急,就有了退兵的想法。”
“郭嘉则立主坚持下去,并说有一条妙计可助破城谋。”
“而这条妙计就是掘开沂水灌淹,吕布迫于无奈而开城投降。”
“建安四年五月,刘备趁郭嘉与荀彧在外巡视工作的时机,向曹操请命,去阻截欲投奔河北的袁术。”
“曹操一时大意,就让刘备带领五万大军前往。”
“郭嘉回来后得知这个消息,立即跑来提醒曹操。”
“说自己本意是软禁刘备,小用而不使其掌重兵即可。”
“丞相不杀刘备,必有深略远虑,不过也不应该放其离去。”
“古人云,一日纵敌万世之患。”
“被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