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第一次发薪(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3607 字 8个月前

向来给人一种年高德勋之感的金三爷,瞅着二人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脸上竟多了抹得意。

李建昆不知道,每一个搞收藏的人,最爽的时候,便是如同当下

自己的藏品被人艳羡。

但这有个前提,对方得懂,得明白古玩的价值。

这就是为什么,他来过这里几回,金三爷从未请他进屋,以为他和这年头几乎所有年轻人一样,爱坐沙发,不稀得坐檀木椅;爱画照片,不待见古画。

金三爷这会才明白,自己错怪他了,瞅瞅这家伙,哈喇子差点没掉下来。

该说不说,李建昆是真馋啊

他想给这老头冠個名首富候选人

这一屋子古玩,放到往后,价值几何,简直无法估量。

当然,仅仅是候选人。

因为那个位置,他预定了。

金三爷带着几分傲气,道“这里只是一部分藏品,平日住这屋子,所以摆放少点,另几个屋里还多些。”

看看

说什么来着

李建昆眼馋得紧,真想把这院给它买下来啊,他甚至合计了一下可能性

哎,希望渺茫。

这位怎么看都不像缺钱的主。

小王直接颠了,忙不迭凑上前各种打量,惊呼连连,“哇这马是徐悲鸿的呦嗬黄自元的字”

这死孩子,你可别嚷嚷了,馋死你老哥了。

李建昆哪怕再没见识,也知道古玩中,字画最值钱。

金三爷踱步走近,有问必答,一老一小,相聊甚欢。整得李建昆略显多余,可怜他也插不上话啊,上辈子的爱好,全贡献给手工活了。

待两人聊了个暂停,金三爷去里厢拿东西,李建昆凑上前,踹了小王一脚,递给他一个眼色。

小王白白遭一脚,眨眨眼,那意思是你不说也我知道啊

李建昆终于见到了霸气侧漏的钧瓷,的确是只缺了一角的碗状物,硬要形容

底下带个六边形底座,往上凹进去一道槽,再往上有个“鼓”的造型,接着又是一道凹槽,上方是个喇叭口。

正是这个喇叭口缺了一角。

通体釉色无法用言语形容,天蓝色带着星星点点、明暗变化。

这种“繁星”和“变幻”,并非杂乱无序,恍若浑然天成。

讲真,单是一个模子,仿都不好仿。

小王一脸痴迷,凑上前仔细瞻仰,如同欣赏一位倾城绝代,上手之前,还不忘把俩手在衣服擦了又擦。

这个不自觉的小细节,又让金三爷平添几分好感与欣赏

这孩子打从心眼里,对古玩,或者说对老祖宗的匠心之作,怀揣着一颗敬畏之心。

这很好。

“王山河这名字有点意思啊,我以后就叫你山河吧。”

金三爷兴致高昂,笑容和熙,“山河你是怎么确认它是件钧瓷的”

“就我之前说的七十二道工序啊,通过这些工序,再印证胎胚、器型、色釉、包浆等,要是能逐一对上,那应该没错吧”

小王专心把玩,头也不抬道。

这话给金三爷整懵了,不可思议道“你是通过制造工艺来辨认的”

“对啊。”

“钧瓷的七十二道工序你都知道”

“嗯,我淘到的书上有。”

“不是,我是说你都记得”

“记得呀。”

小王根本不假思索,倒豆子般说“共分8重工序,第一重是原料加工,又分8道小工序选矿、取材、配料、装磨、运行、放磨、过筛入池、陈腐。

“第二重是造型工序,分两道设计和造型,又叫镟模子儿、雕塑。

“第三重是成形工序,分29道,其中注浆成形12道,拉坯成形8道,印坯成形9道”

屋子里,除他一边把玩着钧瓷,一边巴拉巴拉,再没半点声音。

李建昆和金三爷皆瞪大眼睛。后者瞅瞅李建昆,那模样似乎在问你知道他有这种能力吗

李建昆微微摇头,意思是没看我一脸懵逼吗。

金三爷乐了,这小子是个天才啊

自己一个人瞎研究,竟被他捣鼓出一套特殊的古玩鉴别法。

但这套鉴别法,凡夫俗子只怕很难学会。

透过工艺看本质

据说,故宫里有些人,才这样考古一件瓷器。

繁琐,但精准。

宁问他是怎么辨认的

看落款,看包浆,从器型和釉色上参考历史这一套。

一言以蔽之,凭经验。

李建昆见小王入了迷,商量好的事还记得个鬼啊,顺势说道“三爷,这兄弟看来在这一行有些天赋,只是没什么经验,还望您以后得闲能指导一二啊。”

“好说好说。”

金三爷笑道“有空过来就是,老头我这日子也清闲。你说的经验二字,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