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大炮架上雨花台(1 / 4)

第221章 大炮架上雨花台

李郁点点头,又拔出他的刀观察,刀身直长略窄,开刃不明显,刀背略显厚实,刀柄有护手圈。

“枪炮厂老张给你们定制的”

“是,老张那手艺真是神了。什么玩意都能搞出来。”

“可是贵啊一个骑兵能养8个步兵。”

见李郁如此抱怨,兀思买顿时紧张了起来。

团,已经降格成营了,再降就不如马匪了。

“打出点成绩出来,否则没法给骑兵更多的经费。江北海兰察率领的800索伦骑兵让我如鲠在喉,不能安心。”

“主公放心。”

兀思买瞬间面露凶光,恨不得把这帮野人全捏死。

李郁在江北设置了情报据点,不时送回关于索伦兵的情报。

海兰察像个幽灵,在长江北岸飘忽不定。

带着800骑兵来回的挪窝,一会在仪征,一会到靖江,一会又挪到了海门厅。

这让李郁恼火不已,却又不得不防。

万一,这家伙突然搞来船只渡江呢只需要1个时辰,铁蹄就能踏上江南平原。

处处设防是不可能的。

穿越前,花旗国的隔离墙都挡不住老墨的渗透,何况李家军这点可怜的兵力

第二天清晨,8000多名李家军出现在了江宁外城郭。

凤台门并无守军,畅通无阻。

林淮生大为诧异,指着城墙问道

“清军为何不设防”

李郁骑在马上,感慨万千。

江宁城太大,自己忌惮蛇吞象被撑死。

而清军也头疼,没法集中防御,只能撒胡椒面。

他忍住笑,认真解释道

“江宁府有外城郭和主城之分,外城太大了,城墙绵延有100多里。怎么防假设每两丈站一个兵,光是站满这外城郭就得一万多人。若是算上城门的加强兵力,至少要两万兵。这还没考虑轮换的兵力,还有留出机动预备兵力。”

“所以,这外城郭就干脆放弃了”

“对,若我是李侍尧,也会如此办。只在紫金山和雨花台布置重兵和炮台就行了,尤其是紫金山。”

说话间,作为大军前锋的1个营小心翼翼的前进。

直到眼前出现了一座小山,山顶飘扬着清军的旗帜。

李郁才幽幽说道

“雨花台到了。”

“淮生,你去督战,尽快拿下雨花台。这是江宁城的陆上第一道门锁。”

“属下遵命。”

林淮生杀气腾腾的去布置了。

他要证明第一军团的战斗力,要坐稳李家军的第一战将交椅。

雨花台,海拔近百米。

山顶类似平台,方便驻兵以及安置火炮,居高临下极有优势。

李家军的火炮没法派上用途,只能靠步兵逐步推进,杀上高台。

半个时辰后,攻击正式打响。

为了躲避清军炮火,第一波攻击力量选择了快速通过开阔地带。

没有结阵,而是零零散散的跑步前进。

这种打法,让雨花台的清军炮兵很是震撼,虽然开炮了效果却微乎其微。

按照以往的经验,贼兵肯定是四面合围,到处是黑压压的人群。

一炮下去,就能犁开一道血肉走廊。

贼兵不按套路打仗,红衣大炮能咋办

没过多会,分散快速冲锋的第一军团火枪兵,在山脚下重新集结列队。

仰攻的山道,仅能容纳5人并排前进。

最前排的人披甲,手持包铁皮盾牌。后面的火枪兵,紧紧跟随。

山腰处清军设置了拒马栅栏,还堆起了矮墙。

躲在后面放箭,打枪。

密集的枪声拉开了江宁府之战的帷幕。

清军居高临下,视野佳,滚下石块都能造成杀伤。

而李家军的优势是枪打的远,打的准。

线膛枪配上米尼弹,碾压清军的鸟枪一个时代。

木栅后,一群清军蹲在土袋子后面。

“千总大人,贼兵的枪怎么打的这么准”

“放,那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千总大声喝骂,举着佩刀督促手底下这帮兵,要探出身瞄准了打,不许瞎蒙。

可能是由于他的红缨帽太惹眼。

一颗米尼弹准确的飞越百米,撞进了他的脑袋,瞬间掀掉了半个脑壳。

鸟枪手们目瞪口呆,更加紧张。装填的速度急剧下降,反击缓慢。

第一军团第四火枪营第二队的队长,曹阿根敏锐的抓住时机,抽出指挥剑大喝一声

“冲上去,白刃战。”

说罢推开盾牌,冲在了最前面。

几十名士兵也紧跟着快速冲锋,冒着清军的箭矢枪子。

不断有人倒下,然而余者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