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李施主,贫僧瞧着,你有好大慧(1 / 4)

大清话事人 忧郁笑笑生 10357 字 9个月前

第137章 李施主,贫僧瞧着,你有好大慧根

监寺匆匆赶到,

中年,白胖,一身松江棉布僧袍。

宝相森严,相貌堂堂,

任谁见了都要赞一句,好和尚。

一见面,就绽放出颇有亲和力的笑容

“小僧智空,忝为本寺监寺。施主,这边请”

“劳烦智空大师了,在下李郁。”

李郁也是入乡随俗,双手合十。

并打发了其余护卫,

寺外候着,休得惊扰了佛门清净。

只留下李小五,两步外跟随。

智空瞧在眼里,喜在心中。

鲜衣怒马,护卫成群。

豪客,上门了。

今日务必好好表现,满足豪客的心理需求,自愿捐献一笔巨额香火钱。

“阿弥陀佛,李施主,请到佛堂用茶。”

佛堂肃穆,

两侧是四大天王的泥塑金粉像,怒目圆瞪。

炉中檀香,飘着淡淡的轻烟。

“李施主,请坐。”

知客僧,立即奉上了两碗香茗。

李郁浅浅一尝,赞道

“不愧是千年古刹,就连一碗茶都如此好滋味,不同寻常。”

“李施主,似是第一次来本寺”

“在下虽心向佛法,无奈忙于俗务,抽不开身,向来只能委托女眷代行。”

“啊,上次有位杨姓女施主,捐献香火钱100两。”

“智空大师好记性。”

“小僧忝为监寺,就要挑起这庙里几十号人的吃穿住行,还有菩萨们的体面。不怕李施主笑话,与佛很远,与钱很近。”

李郁哈哈大笑,智空大师也跟着笑了。

一下子,距离就缩短了。

李小五站在一侧,

心中暗想,这秃驴挺会说话的。

果然,

李郁接了话茬

“在下此次前来,就是心中烦闷,求得菩萨开解。小五。”

小五立即从怀中掏出一张银票,

双手捧着,放在桌上。

智空脸色不变,眼角的余光扫了一下。

心中顿时狂喜,

豪客,出手不凡。

不过,这种少年得志的人,得敬着,哄着。

自己虽在红尘之外,可还是听说过李郁的大名。

本府豪强,捞钱如鲸吞,杀人如割草。

智空,人如其名。

不时将佛法,夹杂在聊天内容中,用于解释生活琐事,人生困扰。

不高深,也不晦涩,让人一听就懂。

不时产生共鸣,如醍醐灌顶。

有人曾说过,

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让人听不懂。

不容易例如砖家

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让文盲村夫都能听的懂。

更不容易不敢举例

李郁忍不住赞叹道

“大师若是去进学,一个举人是少不掉的。”

“李施主过奖了。”

见李郁打量了好几次自己手中的念珠。

智空告罪,

匆匆离开了一会,拿来了两件东西。

放在垫着绸子的托盘上。

“施主和小僧一见如故,又和佛门颇有缘分。”

“这串念珠,是前任主持圆寂留下的遗物。这本地藏经,乃是康熙年间一位高僧蘸金粉抄写,本寺8位得道高僧集体开过光的。”

李郁肃然起敬,

双手接过。

拨了几下念珠,口诵佛号。

智空心中暗喜,

却突然听李郁问道

“大师,在下却有一事不解。佛门净地,如何做起了钱庄的买卖据说是贵寺住持的决定”

这话一出,

智空顿时脸红,狼狈不堪,表情管理瞬间失控

“荒唐,荒谬,闻所未闻。”

又连忙解释道

“施主,不是说你。小僧说的是这返还香火钱的铜臭行为。”

李郁点点头,表示赞许。

“在下亦有同感。”

智空感觉找到共鸣,连忙说起了此事的来龙去脉,以及寒园寺内部的矛盾。

他,以及绝大部分中层僧人,

都反对住持的这种“惊世骇俗”的举动。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哪儿有往回拿香火钱的道理”

“老住持生前,不知是喝了什么迷魂汤,执意把衣钵传给他。本寺不幸,佛门不幸。”

某种意义上来说,

李郁很理解智空的愤怒,

作为监寺,

总揽寺院庶务,库房,粮食、物品、法器、香烛都归他管,甚至还管理山林、田庄、殿堂、房舍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