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本官病了,不能理事
范京咳嗽两声
“看清了吗只要火枪手阵型齐整,你们就是无敌的。”
“什么巴图鲁,虎狼兵,一枪撂倒。”
“从今往后,你们都给我好好的练。”
“凡是训练出错的,挨棍子。”
“我这是为了你们好,到了战场上,谁要是出错,就是害了旁边弟兄的性命。”
众矿工纷纷点头,
是这个理,支持并理解。
大清朝的百姓,其实是全世界最通情达理,最善良的。
于是,在接下来的队列训练中。
每一队50人,多了一个队长。
出错的人,就要挨几下短棍敲打。
而李郁,也找皮革匠定做了一些小鼓。
民间传统的是大鼓,腰鼓。
而李郁给的草图,是小鼓,类似小学生仪仗队的那种。
每队,增加鼓手1人,站在队长旁边。
等同于副队长。
步伐,跟随鼓点节奏前进。
任何人不得出错,这就需要长期的磨合训练。
乐感,融入肌肉。
而且,李郁还搞了一把唢呐。
没办法,其实是想搞小号的,可惜民间没有这玩意。
唢呐一响,集结。
所有人向旗手处集结,不得擅自前进。
相当于古代的鸣金收兵。
唢呐手,和旗手为同一人。
等同于队长。
目前有十几队,上设营队长一人,林淮生担任。
“军师,我若是履新,保镖谁来担任”林淮生有些忧虑。
“火枪营是我的心血,必须是最可靠的人担任。除了伱,我不放心。”李郁说道,“练好兵,关键的时刻给我顶上。”
这一番话,林淮生眼眶微红。
抱拳行礼后,转身离开。
李郁身边的护卫,从即日起,扩编,改人。
由义子李小五,担任护卫队长。
护卫队30人。
其中有5个小家伙,应该叫少年。
清一色的义子,姓李的。
最高的李大虎,最矮的才1米3
不过没关系,保镖这个职位,忠诚高于武艺。
关键时刻,人形盾牌,比神枪手、神箭手更宝贵。
张铁匠,还特意做了几杆短火枪。
比正常款式短了三分之一。
少年们上肩后,非常的合适。
于是,童子营的人个个眼馋。
纠缠着李郁
“义父,我们也想要。”
义子们的期待,还是满足比较好。
于是,李郁让张铁匠,给赶制一批青春版燧发枪。
更短,更轻,就可以了。
另外,每人配一柄短刀。
还有一柄木叉子,方便架枪。
毕竟,
少年们举着枪射击的样子,太费劲了。
哦对了,他们的枪有两处特殊。
一个是,全员燧发枪。
燧发枪的弹簧,需要弹性足够的钢。
李郁点拨了一下,
他知道所谓的弹簧钢,其实就是低碳钢,或者是锰钢。
锰钢有点难,就上低碳钢。
将成品钢片,分组敲打。
每组敲打次数差50次,然后都放入油中淬火。
挑选出弹性最佳的一组,继续试验。
除了钢片,还试验弹簧。
将熟铁线,在钢圆棍上缠绕,定型。
然后,淬油定型。
搞出了堪用的燧发枪机,打击力够。
但是,有一个问题。
每一批出的铁水,含碳量不同。
所以,都需要重新试验。
找出最优配方,然后按照这个配方,加工这炉铁水没问题。
到了下一炉,看不适用了。
老陈纠结了很久,最终决定。
集中所有铁匠,一次性全做弹簧,和钢片。
省的每次都麻烦。
这思路,李郁很赞赏。
土法炼钢,土法造枪,需要的就是群众的智慧。
磕磕绊绊中,
西山岛的科学,在野蛮中成长。
第二个特殊之处,是有了膛线。
李郁不是专业人士,所以一直不敢拉膛线。
而老张父子就不一样,在浪费了几根枪管后,就用机床成功拉出了膛线。
机床配套的刀具盒中,有很多种各式刀具。
李郁眼拙,没能认出其中一种奇怪的刀具是干嘛的。
一支拉刀上有多组刀模,竟然是专门拉膛线的。
这种加工办法叫做多点式拉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