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又是阁议(2 / 3)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5956 字 10个月前

、中宴、常宴三种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宴席,比如进士荣恩宴、驾幸太学筵宴和皇帝游玩各地的游宴。

进士恩荣宴是天下读书人最想参加的宴会,他代表着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的成绩得到了君王的认可。

古人的金榜题名是一种信仰的被肯定,他们也可以从此践行圣贤教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进士恩荣宴虽没有皇帝本人的亲自参加,但与皇帝亲自参加的宴会相比,给进士本人带来的荣誉和被尊重被赏识的体验感更浓郁。

驾幸太学筵宴是皇帝驾幸太学后的赐宴,是洪武时便定下的视学礼。

首先由皇帝祭先师,以示君王敬礼先师,其次讲官授经于陛下,最后由学官诸生列班跪地听谕结束。洪武时祭先师不用乐,到成化时增设牲乐。

筵宴是皇帝驾幸太学后回宫第二日举办,这一天,“国子监祭酒率学官诸生上表谢恩是日,上御奉天门,赐宴。武官都督以上、文官三品以上、翰林院学士及祭酒、司业、学官三氏子孙与宴”。

而游宴是其中一种最为特殊的宴会,这种宴会是同观赏风景结合起来的,君臣同游。

君王放下了平日里高高在上的架子,与臣子一起寄情山水,闲话家常,不似平日宴会里的刻板和严苛。

而君王赐臣子游宴的初衷也是为了让辛苦操劳的大臣们好好地放松一下,张弛有度。

这次隆庆皇帝打算暂免的庆成宴,是属于大宴的一种,每年朝廷都是要举行,而且规格也是最高的。

在明代,每年正旦、冬至等四个重要节日都要举行仪式,仪式结束后皇帝回宫,文武群臣要行庆成礼,皇帝要赐庆成宴。

既然是明廷最为隆重的筵宴,那规矩也是很多的。

按照明代礼部上庆成宴仪注载,“祭天礼毕,皇帝回皇极殿升座,教坊司设乐殿外,众官行礼后,教坊司奏乐。

一奏上万寿之曲。皇帝饮酒,众官就位,作平定天下之舞。皇帝谕官人们斟酒。

二奏仰天休之曲。内官斟酒捧至御案,皇帝饮酒,各官饮酒,殿外导汤,殿内迎汤乐作,各官起立,内官捧汤至御座前,进汤乐作,皇帝举筋,各官举筯,馔成。内官撤汤。乐奏黄童白叟鼓腹讴歌并舞。

三奏感大德之曲。进酒,作抚安四夷之舞。皇帝谕官人们斟满。

四奏庆洪禧之曲。进酒、汤,作车书混同之舞。

五奏荷皇恩之曲。进酒,作呈祥瑞之舞。皇帝谕官人们饮干。

六奏民乐生之曲。进酒、汤,作赞圣喜之舞。

七奏星祚隆之曲。进酒、汤,作来四夷之舞。

八奏永皇图之曲。进酒、汤,作表正万邦之舞。

九奏贺太平之曲。进酒、汤如前。内官撤御前爵,殿内外奏导膳汤、迎膳汤之乐,各官起立,捧膳汤至御案前,各官复位,教坊司再奏进膳乐,膳成。

内官撤汤膳,作天命有德之舞,再作缨鞭得胜蛮夷队舞,致语,撤案,宴成。奏乐,行四拜礼,皇帝还宫,百官退,礼毕。”

这就是庆成宴的全过程,也被称之为“庆成礼”,因为整个过程其实已经不算是宴席,而更像是皇帝和百官共同完成的一个仪式。

既然是如此重要的仪式,所以魏广德第一时间当然想的就不是赞同,而是必须要反对。

即便他深知,祭祀天地其实对于解决隆庆皇帝所说这些年接踵而至的灾荒,五谷不丰并无任何意义,可既然已经被定为朝廷的一个仪制,那就不能轻动。

即便是不视朝的嘉靖皇帝,郊祀仪式安排权贵代行,可庆成宴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多他不去,但是官员们还是得按照仪注把整个礼节全部做到位。

到了隆庆朝,怎么能说免就免了。

暂免的“暂”字,其实不过就是隆庆皇帝的一个修饰,其实意思就是不想继续玩这个仪式了。

或许是因为仪式太过于繁琐和拖沓的缘故吧。

魏广德在心里默默想着,手里拿着这张隆庆皇帝御笔条子,还在考虑该怎么说,表达自己的意思,耳中就听到李春芳的话。

“既然条子还在善贷手里,就由善贷先说说你的看法。”

魏广德抬头看了眼李春芳,又环视其他几人,这才开口道“陛下之意不可行,众臣也不会答应此事。

庆成大宴乃郊禋盛典,上以昭承帝,下以惠浃群工,国家虽灾不得已者也,且皇上登极以来彝章首举,费不甚繁辍而不行,是谓阙典,惟上仍赐举行,以从群望。”

魏广德快速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之后就把手里的字条递给了上首的殷士谵。

有了魏广德的发言,殷士谵也说出和他类似的意见,之后是张居正。

最后陈以勤和李春芳商议后决定给隆庆皇帝回条子,表示内阁反对他的意见,建议明春庆成宴继续。

走出李春芳值房的时候,魏广德还在和殷士谵说笑道“若是庆成王知道陛下有停罢庆成宴的想法,会不会瑟瑟发抖认为陛下要削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