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于是跟着她的英语老师逃到美国去了。
结果那个老师是个骗子,他和人勾结,绑架了公主,找清廷要十万根金条的赎金。
清廷还踏马给了,叫了四个大内高手和一个翻译,带着金条去美国赎人,陈龙就是其中一个大内高手。
陈龙在这部电影中就是一个爽文男主角。
他们一跑到美国,就在内达华沙漠遭遇抢劫,翻译被人干掉了。
然后陈龙流落到一个印第安部落,睡了酋长的女儿。
然后酋长就把女儿送给陈龙做老婆了,理由是总比嫁给白人好。
陈龙带着老婆去救公主,遇到坑逼牛仔汤姆克鲁斯。
一个逗比高手和一个坑逼牛仔组成一个二逼队伍,笑料百出,最后成功解救了公主。
陈龙也不回清朝了,他把辫子剪了,和公主一起过上了没羞没躁的生活。
至于他的印第安老婆,扔给汤姆克鲁斯了,还是公主比较香一点。
不过整体来看,其实也没什么毛病。
陈龙在清朝只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奴才,在美国却可以坐拥黄金和公主,脑子有病才回去。
简单来说,这电影就是一锅乱炖,融合了中国功夫、西部牛仔、印第安文化、中美文化冲突等众多元素,算是一部不错的爆米花电影。
放映厅里看片氛围很好,片商们看得哈哈大笑,最后国际版权被一抢而空
随后,上海正午的档期被定在八月下旬,抢一个暑期档的尾巴。
第一滴血现在还没有制作完成,之后还要留出宣传时间,暑期档是赶不上了,最后决定角逐感恩节档期。
档期一定,杨叶就加入剪辑部门,开始剪片。
杨叶拍的片子,只能他自己主导剪片,别人来不好使。
在胶片时代,剪片非常麻烦,因为拍了底片只印一张照片出来,剪坏了就没了。
不像后来电脑剪片,这个版本不好就重新剪,挪一格,长一点,短一点,都十分方便。
剪片时代,剪片要把胶片放在机器上,一张一张的选择。
要用的就抽出来,挂起来,就好像砌墙那样,把所有要的胶片一片一片放在架子上。
所以,每一天拍了哪些素材,需要用的,就要先拼起来。
否则的话,万一发现这个画面接那个画面不好看,或者剪接点不好,那就很麻烦,需要把原来的放回去,重新找一帧,或者半帧接上。
这就是为什么拍电影一定要有场记,一定要打板。
场记板上标注了卷号、场号、镜号、条次,当天拍摄的内容,都要按照标准,分门别类地放好,决不能乱。
一乱,就完了。
像徐刻、卡梅隆这样的疯子导演,一部电影拍出来,胶卷至少要用几十万尺。
如果没有分类,你想从中找一帧画面,那跟大海捞针没区别。
胶片时代的剪辑师是极其重要的,剪辑师每剪一个地方,都要用蜡笔在胶片上画一个记号。
在下刀的那一刻,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因为你一刀下去,就没有回头路。
必须眼光准,下手狠,多一帧不要,少一帧也不行。
杨叶很喜欢剪片,因为手起刀落,咔嚓一下,有一种莫名的爽感,比拍片子过瘾。
说回第一滴血这部片子,这不可能交给好莱坞的剪辑师乱来。
杨叶亲自上阵,找了一个叫做克莱尔的女剪辑师做他的助手,一头扎进了剪辑室。
为什么要找女剪辑师呢
倒不是因为他是s,想要搞大洋马。
而是因为剪辑师这个工作,其实更适合女性。
因为女剪辑师心思细腻,会像母亲呵护小宝宝一样对待电影。
好莱坞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有很多女剪辑师,经常有女剪辑师获得奥斯卡奖。
像阿拉伯的劳伦斯这样的战争猛片,都是女人剪辑出来的,你敢信
不过香港电影,女剪辑师就只有林安儿一人,林安儿也是华语电影最牛逼的剪辑师之一。
克莱尔协助杨叶剪片,都是一脸懵逼的状态。
杨叶坐在电脑前,随口报出场号、卷号,克莱尔就帮他整理、分类。
几万尺的胶片,杨叶如数家珍,随手就能报出需要的片段,然后咔嚓咔嚓,将其组合在一起。
克莱尔完全跟不上杨叶的节奏,也不明白他的逻辑。
比如,她发现杨叶拍的片子,打架的时候根本就不是直接去打。
而是把一些很零散肢体动作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全新的画面,而最后形成的效果,却十分的凌厉,好看
克莱尔找不到杨叶的逻辑,就按照画面分类。
往左挥拳,往右出腿,一个人,两个人这样子分。
分好之后,就按照杨叶的要求拼在一起。
拼好之后,有构架了,杨叶就开始修。
杨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