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金庸的版权(2 / 3)

评论发在明报上。

他认为这首难念的经文字优美,同时哲学深意、层次结构非常到位。以参禅为总论点,至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于论据位置,二者总括为人生,再回到参禅上,浑然一体,精妙绝伦。

连续炒作了一个月,经过充分的预热后,杨叶这张命名为武侠的唱片在1980年元旦上市。

瞬间引发哄抢效应,全城的唱片店都排成了长龙,一片难求。

金庸收到了杨叶的修改意见,仔细看了一遍之后,觉得很多意见都提得大有道理。

不仅指出了中的错误,许多看法还和自己不谋而合,不由得生出知己之感,于是请杨叶吃饭,还请了黄霑作陪。

杨叶欣然前往,夏梦也跟着他一起赴宴。

姐弟俩到了金庸请客的饭店,四人寒暄一阵,进了间包厢,开始上菜。

杨叶亲手将新专辑武侠作为礼物,赠送给金庸。

金庸双手接过,非常高兴。

凭借杨叶超高的人气,加上极其优秀的词曲,还有金庸的加持,这张武侠已经卖疯了。

唱片公司不断加印,音像厂日夜不停地赶货,最终销量会卖到多少,谁也不知。

南洋和台湾的分销商也在嗷嗷待哺,由于催货催得急,白杨唱片公司不得不和海外唱片公司合作。

比如在台湾,白杨就和歌林音像出版社合作,由其代为发行黑胶唱片。

此时,笑傲江湖在台湾上映已经五个月多,票房高达4700多万台币。

不仅刷新了汪洋中的一条船创下的票房记录,那首沧海一声笑也是被唱到街知巷闻。

现在,整张专辑出场,首首都堪称经典,而且还有邓丽珺和齐豫两位台湾歌手助阵,不卖爆才怪

作为乐坛新人,齐豫也被这张武侠推到了风口浪尖。

两人在专辑中合唱的那首神话情话,哀怨缠绵,爱得死去活来。

由于杨叶这厮风流才子的风头太响,让不少无聊人士想入非非。

齐豫走到哪里都有一堆记者采访,大抵都是询问她为什么会得到杨叶的青眼。

齐豫一开始还努力解释,后来发现这种事是解释不清的,干脆闭嘴,反正歌红就行了。

金庸道“杨叶小友,你给我的提的修改意见,我全部看完了,仔细思考了一番,果然是真知灼见。等我最终定稿后,在修订版的序言里,我想把这件事写上去,以示感谢。”

杨叶笑道“那我要跟着沾光了。”

黄霑吃着菜道“老查啊,你就是小家子气。小叶给你提了那么多意见,一句感谢就完了你得给钱。杨大美人,我说的对吗”

夏梦笑道“很对”

给钱那是要金庸的命

杨叶连忙道“钱就免了,其实我也得了不少好处,如果不是重看这套,我也出不了武侠这张专辑。”

黄霑点头道“这倒是,你这张专辑,断了我不少财路啊”

杨叶道“是你自己非要说以后不写金庸影视剧的歌了,可别怨我”

黄霑喝了口酒,说道“你都写成这样了,我再写也没劲了。”

杨叶道“那以后我再拍查生的电影,出双倍的价钱请你写歌,你写不写”

黄霑大惊失色“你怎么能这样我写”

有了黄霑这个活宝,饭桌上的氛围很好,酒过半巡,杨叶正色道“查先生,想必最近有不少人找你买电影版权吧”

金庸点点头“除了授权给邵氏拍飞狐外传,其他的我都推了。”

杨叶道“莪想以白杨电影公司的名义,一次性买断您所有的改编权,不知道行不行”

金庸吃惊地道“所有”

杨叶道“没错,而且是独家版权。授权给我之后,您不可以再授权给其他人,除非我们公司同意。”

金庸问道“你为什么要独家买断呢”

“当然是为了防止跟风,保证电影的质量,我希望在未来推出更多高质量的金庸电影,把金庸这两个字做成影视行业的一块招牌。但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在模仿我拍电影了,我拍金庸,他们也会跟着拍金庸,各种乱七八糟的片子一窝蜂涌入市场,只会把这个品牌搞乱。所以,我打算一次性买断您的版权,断绝那些人的念想。

恕我直言,您的影响力目前只限于华人世界,但如果加上我的电影的视听语言,则可以扩散到世界上的其他地区去。比如日本。笑傲江湖日语版现在在日本角川书店销售,卖得不错。除了归功于您本身的精彩程度外,电影的推广是功不可没的。”

金庸点点头,杨叶说的是实话,他不得不承认。

杨叶前脚宣传要拍摄笑傲江湖,后脚角川春树就找上门来,要翻译笑傲江湖,在日本出版,这就是杨叶带来的影响力。

如果其他金庸改编的电影能够继续在日本上映的话,一定能够为金庸带来持续的影响力。

金庸此人,爱财,更惜名,能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他是非常看重的。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