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终究还是错付了!(1 / 2)

北宋小文豪 明日红花 4598 字 10个月前

张方平这边为三司要人,还一要就要王安石和司马光,韩琦等人心里免不了犯嘀咕这个老张准备干嘛

赵祯倒是没别的想法,张方平手头事情不少,现在又要搞政绩考评,需要帮手很正常。不过王安石这边他可以直接做决定,司马光的话他得可可包拯的意见。

包拯一听张方平要人,眉头皱起。

包拯和张方平有过一点点小摩擦。

庆历新政期间张方平提出转运使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明察暗访上头,好好看看地方官员有没有干啥贪赃枉法的事,而不该只管仓库里有多少陈芝麻烂谷子。

包拯本来是赞同的,可是他提携过他的恩人站的是反对庆历新政一方,他夹在其中左右为难,不得不与另一位同僚一起上书表示转运使过于苛刻,导致地方官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这两道上书导致当时积极表现的几个转运使被定义为“四瞪”“三虎”等等,相继被贬。

跟着庆历新政走的人不仅没好处,还遭了秧,还有谁愿意跟着范仲淹他们的新政策走

庆历新这些举措逐项被废除。

后来包拯和张方平还有过点别的交集,比如包拯在御史台给张方平当下属,上书奏事时把张方平岳父给弹劾了之类的。

总而言之,虽然他们一起共事过,关系却绝对算不上亲近。

甚至还有那么一丝丝裂痕。

庞籍与韩琦关系不错,庞籍这次遭重贬没托韩琦他们转圜过,就托付个学生给他们。

包拯作为韩琦的同年,平时没少照顾司马光这个下属。

得知张方平要人,第一感觉就是张方平莫不是想坑司马光。

可赵祯都开口了,包拯也不好断然拒绝,只得先应了下来,回去后便与司马光说了此事。

包拯把朝中先前有人提议三司重视印纸历子之事给司马光讲了,说张方平怕不是想把这棘手事交给他和王安石去办。

司马光早闻王安石其名,平日里却没太多机会往来。听包拯说了事情始末,司马光便道“既是朝廷所需,下官不敢稍辞。”

司马光对审案工作没多大兴趣,早些年做大理评事已经让他犯愁很久了,如今当这个开封府推官也让他十分烦恼,尤其是他禁绝金瓶梅之中,总感觉走出去时旁人看过来的目光都有些异样。

前些天他收到老师的书信,老师远贬定州,不仅没怪他这个拖累了他的学生,特地来信命他别再想着麟州之事,务必要好好在朝中站稳脚跟。

司马光觉得去三司兴许能做更多事。

包拯听司马光这么说,便没再多言。

第二日是休沐日,包拯去寻韩琦吃茶,赶巧文彦博也在,三人便聊起了张方平突如其来的一笔,觉得这个老张现在的行事有些难以捉摸。

别看张方平现在是个“计相”,手头却没多大话语权,平日里只管着分内之事罢了。

如今三司能伸手的事务都是由韩琦和文彦博摊派过去的。

他们和张方平不太对付,不过事情总得要有人去做,张方平别的不说,办事能力着实不错

文彦博与庞籍是好友,闻言说道“不碍事,君实和介甫都还年轻,让他们去历练历练也好,三司可是个好地方。”

韩琦说道“对,张安道搞起盐政来很有一手,按照他年前的上书,京东东路那边的盐场该有消息了。”

文彦博捋须点头,接着又微微皱眉,与韩琦说起自己这个宰相当得差不多了,最近朝中不少言官找他茬,他再赖着不走就该出事儿。

这是当宰相的惯例,一般来说当个三两年就得了,别太贪心,给别人点机会,要不然底下那么多人排队等着,能不恨你吗

文彦博吃了一口茶,对韩琦说道“过几日我就上表辞去相位,到时我会向官家举荐你。”

提及正经事,韩琦说话也言简意赅“上头还有贾相公。”

文彦博辞去相位的话,紧接其后的该是他后头的贾昌朝。

文彦博说道“他上不来。”

文彦博给韩琦讲了讲自己私底下得来的消息,言官那边得知他已经上书辞去相位,目前正准备搞贾昌朝,怕的就是贾昌朝会接棒当宰相。

贾昌朝之所以招言官恨,是因为他曾经走过温成皇后乳母贾氏的路子

温成皇后也就是赵祯十分宠爱的那位张贵妃。

对于这种靠后宫门路上位的人,言官们一向深恶痛绝。

这一点,文彦博深有体会。

毕竟张贵妃在世时,他也曾私底下通过张贵妃刷赵祯好感度,后来东窗事发自然被言官们喷了个体无完肤。

不过他和贾昌朝的情况不太一样,他与韩琦、富弼、庞籍等人交情都很好,名声缝缝补补还能补回来。

相比让交情平平的贾昌朝接替自己,文彦博还是更倾向于让韩琦上去。

毕竟他们几个宰相轮流当,时机一到想回来多简单

几人边吃茶边聊着相位交接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