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以吕布为视角的开篇(1 / 2)

变身女学霸 醉卧笑伊人 2639 字 11个月前

此时的吴笛,已经将全部的心神投入到了三国系列的创作中去了,她开篇便引用了杨慎的一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讀蕶蕶尐說網68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也是原版三国演义的开卷词,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吴笛每次在品读这首好词时,一边读着,眼前仿佛出现了那汹涌东逝的滚滚长江,这就相当于一条历史的长河,浪花飞溅,不知有多少英雄在其中湮没不闻。对也罢,错也罢;成也好,败也好,功名,事业,一转眼的工夫就随着江水流逝,烟消云灭,不见踪影。只有青山仍旧矗立眼前,太阳每日东升西下。

“长江”、“逝水”、“浪花”、“英雄”、“青山”、“夕阳”、“渔樵”、“江渚”、“秋月”、“春风”、“浊酒”,意境高远而淡泊。衬托这些意象的还有“滚滚”、“淘尽”、“转头空”、“依旧在”、“几度”、“惯看”、“喜相逢”、“笑谈”这些生动的字眼,给这首词宁静的气氛中增加了几份动感。

其实读了这首词后,总觉得会有种人生悲凉的感觉,也觉得有些荡气回肠,心头平添万千感慨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

而现在,吴笛就要将她那个世界的历史,用的笔法展现在所有读者面前,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的五千年文明,是永垂不朽的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让更多的人知晓那些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让他们的作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也是她想要设立一些文学奖的意义所在,她要尽可能地宣传她笔下的那些人物。

吴笛的开篇,首先便交代了的背景,这是为了照顾那些没有看过三国正史的人,毕竟她写这部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去看三国正史,因此。写得越有趣越好,哪怕牺牲一些合理性也在所不惜。

如同三国演义那样,她并没有重点写“黄巾之乱”,虽说大贤良师张角所谓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口号很响,还号称是南华老仙的弟子,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其实就是个邪教教主,装神弄鬼的本事倒是挺厉害,但遇上正规军,一般的黄巾众其实就是乌合之众。

当然。在三国演义中,这张角、张宝确实会妖法,还是从太平要术中领悟的,结果居然被猪羊狗血给破了,记得括号是这样点吐评槽的太平要术甚是不济,关公当日可与翼德并称伏魔大帝

虽说吴笛写的是三国系列的,但里面也不想出现这种扯淡的东西,以后或许可以出个黄巾起义的外篇。弄出个“南华八怪”什么的。

在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末年,如同黄巾起义这样的农民起义有很多,比如秦末时的陈胜吴广起义,隋末时瓦岗寨等,但真正农民能够当上皇帝的都比较少,好像也只有朱元璋这位明朝开国皇帝,其余的农民起义。几乎都是属于“革命先行者”的角色。

黄巾之乱基本上也就是这样,算是一个三国的开端,三国真正的主角,还是那些诸侯、军阀们。

但必须承认的是。它的意义还是比较重大的,就因为有黄巾之乱,每个州的刺史之类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招兵买马了,这就大大削弱了中央集权。

而后来的那些黄巾众,也基本上都被诸侯收编了,比如比较有名的青州兵,就被曹操收编,大大地增加了曹操的实力。

有时候就算玩三国游戏的时候,往往都不会从“黄巾之乱”开始玩,因为那个时候势力太少了,玩起来也没意思,后面的“讨伐董卓”“群雄割据”才是重头戏。

虽说农民起义大都以失败而告终,可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以说将这样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其实是这个世界的华夏人民所缺少的精神,然而纵观这个世界的华夏历史,却又会发现,它的人民,比多苦多难的中国人民,要幸福得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也很有道理。

“革命”这两个字看起来简单,可它却不是请客吃饭,而是血淋淋的。

革命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暴乱,它可以粉碎固化的阶级,让一大批底层人民翻身骑在那些权贵阶级的头上,然后再渐渐形成新的权贵阶级。

纵观历史,便发现它以这样一种姿态螺旋上升。

吴笛使用的第一个视角,便是号称“战神”、“飞将”、“虓虎”的吕布,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位公认的三国第一猛将。

吕布虽然人品不佳,但却也有他的个人魅力,况且,他的人品放在三国时期确实算很差,毕竟那是一个很讲究忠义的时代,可若是超脱历史来看待吕布的话,便会发现吕布其实只是个不择手段的人,只可惜较为短视,喜欢唯利是图,时常刚愎自用,野心挺大,却没有与野心相匹配的器量。他的性格注定了他的失败,在现实位面,一个人再骁勇,在千军万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