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颜良败北(1 / 2)

庶族无名 王不过霸 3700 字 5个月前

蒋奇一死,对马岱来说,不过是偶遇的功勋,但对整个河内来说,两个有权调动兵权的一个被困,一个战死,河内诸县兵马便无人统率,崔耿趁势将野王、河阳、平皋、州县尽数占据,兵锋更直指郡治怀县。

旬日之内,半个河内便都被关中军纳入囊中,各县守军几乎未曾反抗,颜良粮道至此彻底被断绝。

合围之势已成,虽未曾完全包围温县,高顺让马岱将一些降卒带来,也没有安排他们做内应,只是将如今河内局势让他们知晓,并将他们放入城中,让他们劝颜良投降。

这些降兵本已经兵败投降,不明白高顺为何放他们回来,当下直奔温县,求颜良收他们入城。

颜良在确定四周并无伏兵之后,让人以绳索将他们接上城池。

“尔等既是蒋奇部将,蒋奇如今何在?”颜良将这些人招来,询问道。

这些人自然不敢说自己已经投降,是被敌军放回的,只说蒋奇在轵县、波县因兵力不足接连战败,逃往温县时,遇到关中将领马岱,蒋奇被杀,残兵溃逃,他们一路逃来温县。

蒋奇之死,让颜良有些愧疚,若能多分一些兵马给蒋奇,或许蒋奇也不会如此战死,但若非自己这边兵力充足,此刻温县恐怕也已经步上了轵县与波县后尘,关中军这次来势汹汹,但主公准备却颇有不足,守在河内的兵力远远不够。

当然,这也是因为河内经历几次战事,人口被陈默带走了大半,河内大族如司马家都已经去了邺城寻求庇护,虽有良田无数,但此处已经成了袁绍和陈默之间交锋的前沿之地,便是留下来的人口,有能力的,也多往北地迁徙,如今的河内,人口上已经大不如前。

陈默想要河内,看重的也是希望在北岸能有个足够发力的地方,而袁绍对失去了人口之后的河内,显然并不是太过关心,颜良屯兵于此,还是因为攻占成皋失败后,发现陈默调兵频繁,是以让颜良和蒋奇留在此处防备陈默进攻,否则,陈默要拿河内比现在要更轻松一些。

从反应速度来看,袁绍和陈默、曹操之间的差距在这一仗中便体现出来了,陈默和曹操调动兵马相对更流畅一些,也更及时,而袁绍这边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无疑慢了半步,颜良的求援信已经送去邺城好几日,此时袁绍方才开始调集兵马,命韩猛率军来援,但就算援军赶到,能救怀县,但想解温县之围可不容易。

颜良得知温县已成孤城之局后,心情有些沉重,但对于守住温县却颇有信心,毕竟温县城池坚固,兵马粮草充足,哪怕被敌人断去粮道,也足够支撑很久,足够让袁绍攻回来,现在他只需坚守。

只是温县四周诸县皆下的传言,渐渐在军中传开,不安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无任何援军抵达而蔓延开来。

或许在颜良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大事,但守城军民却开始担忧自己的未来,虽然陈默风评要好一些,从未有过屠城之举,但在这样的乱世,谁又能保证?

而且,城破之后,那些攻城将士也很难约束。

这样那样的不安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严重,哪怕高顺未曾攻城,但援军、后方粮草也没见送来,士气开始低靡,有人开始逃跑,当颜良察觉到不妥的时候,这样不安的情绪,已经很难再安抚下来。

“将军,韩猛已经率领大军抵达怀县,崔将军不敌,退走州县,看那韩猛的架势,似乎是要一路杀过来重夺城池,崔将军遣人前来求援。”几名副将也不知道高顺为何围着温县却迟迟不攻,如今韩猛杀来,若让韩猛攻到李城,温县之围自然瓦解,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怕是都要白费。

“传我军令,明日天明攻城,此战,温县需一战而下!”高顺点了点头,起身朗声道。

“喏!”众将闻言,连忙躬身应命,虽然奇怪高顺为何在围了这么久不攻,反倒在此时攻城,而且以温县之坚固,就算关中军势众,想要一战而下,恐怕也很难吧?

但高顺军令已下,众将也不敢怠慢,当下传令为攻城做准备。

次日一早,颜良如同往日一般巡视城池时,关中军出现在视线之中,列起整齐的阵型,投石车、井欗、冲城锤、云梯这些大型攻城器械不断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颜良其实并不在意,以温县之坚,守上月余还是没问题的。

只是当战士正式开始,冲锋的号角响起来,黑压压的关中军推着各种器械攻城时,久经战阵的颜良察觉到不对,守城将士军心涣散,作战无力,任颜良如何鼓舞士气都没用,人心已经在这段时间散了,而作为主将,颜良不但没有及时察觉,甚至未曾做过太多鼓舞士气的举动,此时临阵再想鼓舞,却哪里鼓动的起来,暴怒之下,颜良甚至连杀几名将领以震慑军心,但收效甚微。

刚刚开战,便能感觉到守军明显的颓势,虽然成功将第一次猛攻给挡下来,但付出的代价却不少,颜良大怒,亲自提刀,不断将冲上城头的关中军斩杀,手中环首刀砍到卷刃,但关中军却势如潮水,颜良终究只是一人,如何挡得住士气如虹,潮水般冲上来的关中军?

战争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