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青菜太贵。
她可以发点豆芽,吃点鸡蛋。
陈月娘点头应了。
江舒涵让张大山明早去一趟衙门,将她的户籍从周家村迁出。
这个时代是可以立女户的。但是女子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还得缴纳朝廷赋税,只能座山吃空。所以这古代女子宁愿改嫁,也不愿立女户。
江舒涵却不在意。她不会为了嫁人而嫁人。所以她要将两个女儿落到她名下。
张大山听后惊诧不已,“江江夫人,您这是为何呀”
江舒涵淡然一笑,也没瞒着对方,张大山听后没说什么。想来在他眼里,不能为男方家传宗接代被休也很正常。只是他还是替江舒涵难过。明明是这么好的女子为什么命会这么苦呢。
他默默接过江舒涵的休书,第二日天不亮就去了衙门。
张大山一直到了下午才将这事办好。
江舒涵本来还有事要交待他,等了这么久也不见他回来,担心他把事情办砸了,少不得要多问几句,“怎么要这么长时间”
张大山嘴巴笨,以前从来没出过村。到了外面,才知道到官府办事得得给人家好处费。可他素来节省,宁愿在外面冻得瑟瑟发抖,也不愿将钱给别人。
那些衙役见他不识抬举,晾了他半天功夫,等他浑身冻僵,才帮他把事办了。
江舒涵哭笑不得,就为了省这么点钱,他竟然把自己冻僵了,让她说什么才好。
“你以后办事还是学学人家吧。时间也是钱。你有这点时间早就挣着钱了。”
张大山闷声道,“冰天雪地,哪能挣到钱。”
江舒涵支着下巴,“谁说没有的。现在天这么冷,城里的柴价肯定涨了。你有那功夫都能去山上砍一捆柴了。”
张大山被她这一提醒,竟然也觉得自己白白浪费这半天功夫太蠢。他涨得脸通红,闷声道,“我以后一定学着机灵点。”
江舒涵点了点头。她也不急,以后慢慢来。
原本江舒涵还打算让张大山去接四丫,可现在天已经黑了,只能明天再去了。
第二日,张大山被江舒涵派去周家村隔壁那个村子找稳婆,将小女儿抱回来。
张大山这次没再走路,主要担心冻坏孩子,所以他特地花了钱叫了牛车。
陈月娘被江舒涵派去买棉布棉花。
江舒涵从周家出来的时候,周家只给了她一床棉被,里面结满了疙瘩,根本不保暖,昨晚江舒涵穿着衣服睡觉才没有冻着自己。
今天她就让陈月娘先做被子,做一床厚厚的棉花被。
做好棉花被,她还得做两身棉衣。
她走的时候,周二嫂给她收拾了一包衣服。但是原身大多数衣服都打满补丁,江舒涵将太破的衣服都留给了周二嫂,将那些还看得过眼的全套在身上。
念娣和江舒涵差不多,她的棉袄是两个姐姐剩下来的,旧到看不出本色了。
现在有了钱,她不想亏待自己和孩子。
这古代的女人就没几个不会针线的,陈月娘待在堂屋,哪也不去,开始做被子。
江舒涵小的时候,她妈就在院子里缝过被子,她妈妈算是手巧的了,缝一床被子都得要两天功夫。
可陈月娘比她妈妈手还巧。
只见陈月娘将棉花弓、弓竹吊起来,双手攥弓,弯着腰一点一点弹棉花。这个步骤要不停弹,相当耗费体力。但陈月娘做起来却相当熟练,不急不躁。
接下来就是将棉花摆放成想要的尺寸,然后将脏、差的棉花挑出来。
再接着将红色棉被线穿过纱棒的小孔,这个步骤需要两个人合作,陈月娘便叫了女儿帮忙把红色棉被线放在棉花上做成网状结构,这样可以固定棉花不跑棉。然后再用白色棉被线重复一遍。
再接着用摞盆按压棉花,使棉花与棉被线相互纠缠,融为一个整体,让棉被更结实不易分离。
将棉被翻过来,再弹另一面。
两面都弄好,最后把摞盆放在棉被上,让女儿站在上面,用力扭动摞盆,这样可以使蓬松的棉被变得结实,盖的时候,不会因为蹬被子就破了个大洞。
棉花胎做好,再缝被套就可以了。
江舒涵做的是八斤大被,没想到陈月娘只花了一天功夫就做完了。
当盖上厚实的棉花被,江舒涵整个人才算是活了过来。她将旧被子给了陈月娘,让她在里面填补四斤棉花。陈月娘激动得当场就要给江舒涵下跪。
他们现在盖的被子还是结婚时做的,盖了八年多,里面已经结成疙瘩了。
江舒涵让她起来,“只要你好好照顾我们一家,我不会亏待你们夫妻俩的。”
陈月娘忙保证一定会好好照顾孩子。
说着话的功夫,张大山从外面回来了。
只是面色却不怎么好,原来稳婆家日子不好过,这几日吃的都是粗粮。四丫刚生下来,本该是吃奶的年纪,却喝了粗粮粥,嗓子眼小,吃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