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1 / 6)

公孙策身上没有功名,但也是参加过多次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只是屡试不第,又恰好遇到包拯这样值得他跟随的好官,这才以幕僚的身份跟在包拯身边当师爷。

屡试不第不能说明什么,天下满腹经纶却考不中进士的读书人多的很,没有功名也不妨碍他和包大人一起为民做主。

巧了,公孙先生当年读书时主治周易,而四书五经之中,周易早年的确被视作占筮之书,他出门在外扮做算命先生也和主治周易有关。

周易分经部和传部,经部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传部是儒家对经部经文的注解以及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看法。

通俗点讲,就是算命的。

读书人四书五经都要学,多多少少都有涉猎,只是不主治哪一经会没那么精通而已。

科举之前求神拜佛的很多,来找算命先生算命的还真是头一次见。

公孙策脾气好,抗不住苏小郎的软磨硬泡,打水净手然后拿出几个铜钱给他们算一卦,“先说好,不管结果怎样都不许当真。”

苏景殊小鸡啄米般点头,“先生尽管算,不管算出来什么只挑好的说就行。”

结果是好的那就皆大欢喜,结果不好就不用实话实说了,随便编几句糊弄糊弄他们就行。

他和青松兄的本经都不是周易,先生糊弄他们他们也听不出来。

公孙策不知道该说他们什么好,带着他们来到院里,拿出算命先生的架势开始算卦。

三枚铜钱连掷六次,将六次的结果全部记下来,然后就能得出一个卦。

苏景殊和周青松都不太懂卦象,六次掷完后眼巴巴的蹲在旁边等学识渊博的公孙先生给他们解卦。

紧张,还是紧张。

公孙策将六次的结果都列出来,看到最终结果后有些惊讶,他已经想好如果卦象不佳就随便说几句好听的安慰安慰这俩即将上考场的年轻人,没想到结果会这么好,“谦卦,六爻皆吉。”

苏景殊\周青松哇

俩人瞬间兴奋起来。

他们不懂解挂,但是卦象算出来后是吉是凶还是知道的。

谦卦,亨,君子有终。

这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十五卦,是六十四卦中唯一一个每个爻都是吉的卦,天大的好兆头啊。

小小苏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要不是青松兄没法和他配合,他能当场在院子里跳四小天鹅。

算命这种事情果然还是得找熟人,看他们公孙先生多会算,上来就是最好的卦,第二好他们都不要。

大吉大吉,他们俩秋闱考试肯定顺顺利利。

周青松也不紧张了,卦象出来之后立刻膨胀,“我们这是要中状元的兆头啊”

苏景殊连忙让他低调点,“状元只有一个,要求别那么高,考个一甲就行。”

什么秋闱不秋

闱的,他们现在要想的是春闱后的打马游街。

一甲都稳了,秋闱还能不过

公孙策

“景哥儿,谦卦六爻皆吉,但说的是有谦德的君子方能万事亨通。”

划重点谦虚。

谦卦谦卦,不谦虚还叫什么谦卦,这时候可不能太飘。

小小苏过了激动的劲儿立刻正经起来,“先生放心,谦卑方能有始有终,我们明白。”

他可谦虚了,整个太学、不、整个国子监都没有比他更谦虚的学生。

从今天开始,他苏景殊改名苏谦,考完秋闱再改回原名,谁都没法说他不谦虚。

周青松义正言辞的附和道,“从现在开始,我叫周谦。”

周谦周谦,念快了有点周勤的感觉,可惜他们周勤兄要在家侍奉母亲赶不上这一场考试,只能等三年后再下场。

先前的科举考试并非固定三年一场,有时候两年一考,有时候四年一考,全看朝廷准备什么时候考。

当今官家继位后把科举考试的时间定了下来,从今年开始往后三年一考,省得天下士子惦记考试时间耽误学习。

三年后再考也行,三年后他们也有机会重聚京城。

两个“谦”达成共识,对算命的结果非常满意,规规矩矩的谢过为他们算命的公孙先生然后后开开心心的离开府衙,回家继续埋头苦读做秋闱之前的最后准备。

公孙策无奈摇头,收起他的铜钱回屋歇着。

说是紧张,他看那俩人没有一个像紧张,谁家好孩子考前紧张非要找人算命

展昭饶有兴致的问道,“先生,景哥儿的卦怎么样是真的还是您哄他玩的”

看那小子高兴的性子,他感觉大概率是公孙先生为了哄他特意编的好卦。

“展护卫说错了,方才的卦并非胡诌,而是实实在在的谦卦。”公孙策笑道,“景哥儿的学问极好,虽然每场秋闱的主考官偏好都不同,但是只要文章写的好,主考官的偏好倒显得不怎么重要。何况他是太学出来的学生,太学那些直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