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崔氏(2 / 3)

犁汉 请叫我陈总长 6069 字 9个月前

乡里。以至于崔寔死后,是真的叫家徒四壁,没有余财。

到时候那些豪强的后人们,一旦掌握些许舆论,他们会不会为先人“平反”

不用想,这是必然的事情。

没准真的以为汉末是个好日子呢你们这些泥腿子有好日子不过去造反,不就是一群野心家嘛

从后世走过来的张冲,自然不会让这事再发生。

抛开这些传说,从县里的案牍文件可知,崔家是在前汉高祖时期就已经迁居安平了,之后就再没有迁移他处。

这也是他来到博陵,才知道这个崔家有多难解决的。

此人有个儿子叫崔钧,据说已经死了。

但一个偌大的崔氏,光族人就有三百多口,宾客徒隶近千,占据了博陵四分之一的田土,怎么可能不干点坏事。

以上种种,都是河北地区的复杂性。但不管如何,一场轰轰烈烈,涉及到数百万人生活和命运的分田运动正式在河北大地展开了。

更可怕的是,崔氏还掌握着博陵的水渠,直接就将县东的农业用水全部纳入了掌控。谁敢得罪崔氏

用现在的话说,崔氏既着庞大的就业岗位,又掌握着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更垄断着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

比如那些小豪强,一般没有什么血债,有些还是恩惠乡里的好人家,这个时候你再去没收人家田土,那些具体的执行吏员们心里也会不忍心。

“大事乃成。”

而当时宝刀倒真的没染一滴血,崔佑大喜,大赏了那刀客。

而这一查,还真的查出了点东西。

随着对崔氏的全面了解,胡溥暗暗感觉这事的棘手。

崔氏第三个德就是家族内人才辈出。

博陵崔氏的谱牒可以追溯到太公望的时期,望的孙子采邑为崔邑,所以因封地取姓崔姓。

胡溥也是经验丰富的干吏,他此前也不是没解决过这种“好名声”的豪强,知道这些人的模式在哪里。

而且,好名声的豪强们也常常容易博得那些有良知的分田队吏们的同情。这些分田吏大部分就是有儒家理想的一份子,对于道德观念分外看重,所以他们也往往对好人无法下手。

因为这些人要不真的非常穷,要不就是非常隐蔽,在乡里之间都有非常好的名声。

再之后,到了本朝,崔氏连续七代为宦,到了崔烈最终跃升到了三公之位,使得家族成了公族。

首先一个德是,崔氏兴办学舍。

但濡水穿博陵西而过,那博陵东的农业用水就困难了。所以崔氏专门挖建了一条水渠,引水入东。

所以,崔氏精舍就和当年度满求学的伏氏精舍一样,都是一个在本地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存在。

首先他是泰山子弟出身,一开始上的就是随军学堂,从启蒙到受学,整个价值观都是在泰山军的影响下的,是地地道道的自家人。

这下子,第一个罪已经有了,和泰山军有血债

但还不够。以此罪来铲除崔氏,博陵人心不服。

对于土地高度集中的地区,各郡县长只需要重点攻坚那些大豪强就行,只要没收他们的土地,再重新进行分配,工作就结束了。

崔氏是前汉末年左右开始发起来了的,先后三代为宦,其中一代做过四任二千石的郡守位,素以周易传家。

主持过多年分田的胡溥很清楚,像这样的清流型豪强最难处理。

因为如果本地没有这种通天的大族庇护乡人,那必然是要被流官县令所鱼肉的。所以崔氏越强,县令就越不敢盘剥治下。

但没几日,胡溥下面的军吏通过走访,又查到了一事。

一般来说,这种家族的有出息的成员,必然是要保持好名声的。所以这些人不用去查,查了也没用。

何为公族就是族中曾出过三公者的家族,尔后世代簪缨。

于是,他专门给各分田吏下了一个手册,指导基层分田吏如何处理解决这种清流型豪强,取得分田的正义性。

和那些脱离田土的清流士族不同,崔氏是非常通晓农事的。其家数代都组织乡里人开垦田亩,教授乡里人农业技术,告诉他们何时该种什么作物。

安平是如今博陵的前称,当年桓帝之父葬于此,唤“博陵”,然后安平县就因此改名为博陵。

博陵境内最大的河流是濡水。

那崔佑不信,当时正好见路上有个家里的徒隶正挑水走在道边,二话没说上去就搠死这可怜的徒隶。

从一些本地县吏口中,胡溥也证实了这一点。

此外,崔氏还将大量的田土借给乡里人耕种,还将优良的垦殖工具借贷给乡人。更更重要的是,博陵最大的水渠也是由崔氏组织修建的。

在邺城的羽檄送到博陵县寺之后,博陵令胡溥已经和镇将耿豪二人着手商讨了分田的具体事务。

但对于崔钧的死,崔氏族人都讳之莫深。

这一点胡溥还是理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