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帝国的血祭(1 / 2)

林宇知道,这趟扬州之行,可能真像妻子说得那样,有去无回。

想到以后再见不到千代子和林振羽,巨人搔了搔头,大手局促不安,脸色憋得通红,最后憋出几字。

“儿子,给爹背首诗。”

八岁的林振羽干净利索回道

“不会。”

林振羽五岁就进入京师最好的学堂读书。

三年下来,和他同届的其他勋贵子弟,早已经会吟诗作赋,有的甚至能写上千字的策论。

然而林宇的儿子至今还不会背诗经。

在读书识字这方面,振羽和他爹一样,都没什么天赋。

千代子尴尬一笑“要不让他舅教他剑道,振羽适合练武,读书怕是不能了。”

林宇皱紧眉头。

千代子知道夫君对倭国剑道一直不屑。

“不管是武士刀还是雁翎刀,只要拿在手里能杀敌,都是好刀,夫君,你说对吧”

林宇还是不说话。

千代子继续自说自话

“若是沈百户还活着就好了,他教振羽练剑,听说当年,沈百户只用一记拔刀斩就杀了宫本武藏,宫本武藏可是声名显赫的西国武士,二十年不逢敌手。”

林宇望着虎头虎脑的儿子,若有所思道

“能读书终究是好的。”

混血美人藤原千代子,对夫君一番苦苦劝说,最终没起到什么效果。

林宇执意要去扬州。

因为太上皇征召天下之兵,齐聚扬州;

因为林宇的好兄弟要去扬州;

因为,敌人就在那里。

次日清晨,千代子早早起来,给夫君收拾好行囊,牵着林振羽的小手,站在门口告别。

林宇是禁卫军的大统领,有自己的卫兵,他一人三马,三名卫兵在后面牵马、驮运兵器铠甲。

清晨第一缕阳光落入大齐勋贵聚居的大功坊。

青石板上响起哒哒的马蹄声。

林宇迎着朝阳,正要扬鞭策马,身后传来稚嫩的声音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林宇勒紧缰绳,停在原地。

这首著名的送别诗,穿越千年,刹那间击痛了巨人勇敢的心。

千代子抬头望向夫君的背影,邶风燕燕响起时,林宇伟岸的身躯有些颤抖。

片刻之后,他还是离开了大功坊,一行人拐入朝天街,消失在往来穿梭的新兵队列中。

在大齐,武将的最终宿命都是战死,这个结论已经被无数人证实。

善始善终只是奢望。

诚如藤原千代子所言,武将不离阵前死。

张真人曾说过,逆天改命,是要付出代价的。

刘招孙为扫灭后金,为终结一个上升期民族命运,以血为祭,献出自己五十年阳寿。

如果不是王恭厂大爆炸,太上皇怕已入了太庙,牌位和刘氏列祖列宗摆在一起,让儿子刘堪祭拜。

虽然那次他没死,不过和死也没多大区别。

王恭厂爆炸之后,他不再是他。

从这个意义上讲,刘招孙算是兑现了对真武大帝的誓言。

刘招孙尚不能逃脱宿命,何况他人。

每一段历史,每一个族群,每个决定,都需要承担代价。

朱明驱逐蒙元,是以华夏经济政治全面倒退为代价。

明代赋税制度开历史倒车,政治架构上更是一塌糊涂。

废除相权,代价是不得不容忍内阁首辅的继续存在,超人皇帝体制,只维持了两代朱元璋朱棣便土崩瓦解。

满清取代大明,付出的代价更为惨烈,除了明面上大规模屠城杀人,异族统治牺牲了主体民族的前途命运,后世主体民族付出十倍百倍努力,仍难回到原本属于它的地位。

每到关键时候,保大清还是保中华,便成每一位满清皇帝都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慈禧太后之所以能发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之类的言论,不是因为老佛爷卑躬屈膝稀里糊涂人家可是门儿清,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霍霍掉,那不叫丢人,那是本事,后来溥仪欣然建立伪满,也是出于这种心理。

刘招孙正在推行的大业,前无古人,后面估计也不会有来者。

相应的,帝国也要付出巨大代价。

简单来说,未来还会死很多人。

计划经济在大齐占据半壁江山。

在中原华北山东辽东等地,推行的是按劳分配乌托邦制度。

统一劳作,统一分配,百姓生老病死全部由帝国负责,相应的,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要为帝国效命。

在战事频仍的年代,在高强度的军事压力下,这种制度无疑具备强大的生命力,至少在真正统一全国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