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援助苏联(八)(2 / 3)

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 6376 字 5个月前

完学习人员后,空军司令部高层们整体都松了口气。大家最担心的引进技术后无法使用的问题并没有出现,去学习的那些人虽然大有内斗的趋势,但是这些人内斗的基础恰恰是学到了太多东西,以至于觉得自己应该占据更大发言权。从使用新技术的角度来看,这足以证明学习非常成功。

空军司令部内讨论了1阵,诺维科夫才再次发言,“派人请教中国方面,中国指挥1000架战斗机,需要使用多少计算机。这些计算机都具体用在哪些方面。”

身为军委副主席,李润石第1时间就看到了苏联方面措辞礼貌诚恳的求助请求。看完文件,李润石觉得苏联方面的人才水平不错。这么快就抓住了相当核心的问题。

不过苏联提出切中肯綮的问题,就轮到中国这边头痛了。李润石不乐意参与到讨论之中,根据他的观察,在开战前,尤其是在开战前中国经济遇到问题的阶段,党内相当多的同志至少在嘴上还是会说些社会主义的话。

现在距离开战马上就1年了,在这1年中,中国经济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原本还要压抑自己情绪的同志们都因为如此红火的经济而不再掩饰。他们原本就是那种从部门利益以及民族主义情绪考虑问题的思路,现在的中国居于明显的优势地位,他们的发言与决策已经颇有帝国主义范儿。

李润石现在不想参与到内部的斗争中,1方面是何锐私下和他说起过这事,不想让李润石变成斗争焦点。另1方面,何锐是真的出手了。

在中国取得优势前,何锐的作风无疑是1位精通帝国主义把戏,能将帝国主义那套玩的淋漓尽致的权威型领袖。在中国领导层终于充满信心的准备搞起帝国主义那套的现在,何锐反倒成了阻止中国转向帝国主义的防波堤。

在这个剧烈变动的时代,李润石最需要的是发现能够继续走下去的同志。现在反倒是好时机,因为同志们已经不用再压抑自己的情绪,展现出更真实的自己。这就让甄选工作难度降低了很多。那些有底线的同志们在这狂飙的时代中,依旧能够保持住自己的心态。

军委会议上讨论此事的时候,大部分同志都没有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是选择支持何锐的决定。这让李润石觉得很有趣,因为在不久之前,不少人还表达了对苏联未来发展的担忧。现在大家之所以不多说什么,很大概率是因为何锐当时表示要援助苏联。

何锐倒是没想这么多,他很欣赏苏联方面的界限感。对于俄罗斯民族来说,最大问题就是太年轻,界限感很差。要么就是穿1条裤子,要么就是敌对。这或许是因为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太苛刻,灾难又总是毁灭性的。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中国来说是1种修辞,1种意境。在俄罗斯则是每年的现实。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俄罗斯的文化当然会发展成最有利于在这样的物理环境下生存下去的形态。因为俄罗斯没办法长期维持某个暧昧拉扯的状态,就如在旅人在冰雪风暴中见到1间小屋,小屋的主人若是与屋外的人搞拉扯,最大可能是在拉扯的过程中,旅人就会被冻死。

“组织1000架战斗机作战规模的模型,给他们。”何锐答道。

看得出,同志们的神色都有些抵触,却没人表达反对。因为苏联的要求是合理的。1次大规模的战役中,的确需要维持1000架战斗机的调度。

不过在这个地球上,能够对1000架战斗机进行有效的调度,已经是1只手就能数过来的强国。有人看向负责总后的胡秀山,希望胡秀山能发言。

胡秀山平素里少言寡语,此时更是没有发言的打算。但何锐觉得同志们的确有些紧张,也不能不安抚大家的情绪,就对胡秀山说道:“秀山同志,你来给大家说两句。”

胡秀山这才开口解释道:“我们进行过实际测试,指挥1000架战斗机的系统基本就是未来喷气式战斗机作战的极限。为了能够提高作战效率,指挥体系的信息传输需要来自不同的数据链。苏联即便拿到了现在的指挥系统,也没办法达成我们当下的理解。这样的帮助不可能对我们造成威胁。”

如果胡秀山是从我方有能力对付苏联的角度去分析,同志们肯定会有顾虑。赢得战争的最大因素之1就是规模,就如军委评估苏德战争的时候,都倾向于苏联会赢。原因很简单,德国当下虽然直接控制的地区与人口超过了苏联,但是德国能够动员出的战斗力数量比不上苏联。

按照数据分析,即便是损失了超过300万精锐部队的苏联,现阶段依旧靠动员而组建起数量达到1200万的新部队。现在苏联缺乏的是时间,以及扩大军工生产的技术能力。只要让苏联扛过德国的这1波进攻,苏联最危险的时间就结束了。

胡秀山明确指出,未来大型战役的空战规模也就是1千,而不是如现在这样,动辄几千甚至是上万架螺旋桨战斗机持续作战。中国在数量上相对苏联有绝对优势,未来战争又是拼技术,很自然的让同志们安下心来。

这个问题被轻松结束,大家接下来谈论起援助的内容。到现在为止,中国已经提供了3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