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援助苏联(六)(2 / 3)

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 6340 字 5个月前

技术发展,包括苏联在内的各国科学家都在设想制造出电子计算机。

现在得知中国竟然已经搞出了电子计算机,苏联科学家们都不太相信。列别捷夫是少数完全相信中国搞出电子计算的苏联科学家,因为列别捷夫从事自动化专业,他根据分析中苏两国工业品的品质与产量,早就生出1种困惑。中苏产量差距实在是大的有些离谱。

中国人口是苏联的4倍,理论上工业产能也应该在苏联的4倍左右。但是现实中,中国的工业产能远远超过4倍,而且这种差距并非体现在手工作坊生产的那种产品上,而是体现在同样的流水化生产上。

当下的全自动化生产线完全是靠机器,通过非常精巧的控制设备完成1个个步骤的连接。当时列别捷夫就有个判断,中国或许掌握了更有效的机器设备控制能力。

现在就有了更合理的解释,中国拥有能够完成更复杂运算与逻辑判断的计算机,所以能够对复杂精密的自动化生产线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了产量。

带着激动的心情,列别捷夫与其他科学家与军队人员1起去听课。负责讲课的是中国专家,苏联红军方面给中国专家配了3个翻译来确保中国专家讲述的内容可以准确的翻译成俄语。

这种严谨得到了回报,因为授课没多久,苏联科学家们就出现了对俄语翻译的理解歧义。于是,单方面的授课变成了类似对谈的模式。苏联科学家们为了能够在后面不出现理解的问题,对每1个“新造”的词进行了解。

虽然速度不快,但是科学家们热情高涨。1直到了深夜,他们依旧想继续学下去。

1同听课的不仅是科学家,还有1半是苏联军官。军官们是真的扛不住疲惫,而且此时已经太晚了,他们要求明天再讲。才算结束了学习。

第2天,也就是9月18日。列别捷夫醒来后的第1件事,就是扑倒桌边,根据自己还能想起来的内容,对昨天的笔记做注解。这是列别捷夫的学习方式,很多学习内容在第2天醒来后会变得格外清晰。不管是能记住的还是记不住的,都有了1个比较清晰的确定。

有些科学家们的学习模式与列别捷夫类似,有些则不同。不管是哪1种,大家都在开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并没有上课的时候晕着头继续听。

第2天的课程开始前,中国专家给每1个听课的人都发了1个名词解释表。上面是关于昨天课程上被提问的名词。对这样精心的准备,列别捷夫十分感动。

到了晚上7点,军官们要求课程立刻结束。7点半,所有苏联学员们齐聚1堂,开始讨论。军人们都很懵,科学家们则是极为兴奋,列别捷夫尤其兴奋。而第1个被要求发言的是苏联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这位在概率论上有着天才理解力的数学家脸色因为激动而发白,他用稍微有些颤抖的声音说道:“我认为中国科学家提供的原理完全可行!即便只有这两天的课程,我们就可以建造出电子计算机。”

列别捷夫心中完全赞同柯尔莫哥洛夫的判断,而没有轮到发言的苏联科学家们也纷纷点头,不顾礼貌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列别捷夫很久没见过这么诚恳的会议气氛了,他也很快的融入其中。

军方的人员却不是很相信,这些人虽然也是军事院校出身,接受过自然科学的教育。但是他们所接受的内容,并不足以让他们理解电子计算机这么尖端的科技所需的知识。不过苏联科学家们发自内心情绪反应却感动了这些军人,让他们直觉的认为,中国拿出来的是有着真正价值的东西。

第3天,9月19日,在大批军队的严密护送下,来自中国的设备被送到了举办授课的苏联红军高级军官培训地。中国专家们连夜的组装调试,又过了1天,9月20日,苏联方面的科学家与军人们第1次看到了电子管计算机是如何运行的。

列别捷夫看的如醉如痴,尤其是中国电子管计算机中使用的逻辑门电路,将别列捷夫带入了1个新世界。中国的电子管计算机的编程就是通过各种逻辑门电路的开关设置,来完成对于计算的设计。

在兴奋之余,列别捷夫看到了军方学员脸上的痛苦之色。同情感在列别捷夫心中油然而生。想看懂这种编程,需要非常高深的数学功底。1个没有能力真正理解微积分的人,就不可能理解电子管计算机的应用,更遑论使用这种工具进行编程。便是列别捷夫自己也只是看懂了这些编程的方式,对于即将运行的模型也不是很理解。

就在苏联方面的人员屏息凝神的时候,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走到计算机旁边的白板前,拿起水笔写下了1个方程式。这么1个动作吸引了苏联人员的注意力,列别捷夫只看完了柯尔莫哥洛夫写了1半的方程式,就心生钦佩。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所写的方程式,正是对正在调试的电子计算机即将运行的那个方程式。虽然柯尔莫哥洛夫没能写完,但是这份数学方面的天分令列别捷夫衷心的钦佩。

这天的课程在晚上结束了,但是苏联科学家们没有离开放置电子计算机的大会议室。科学家们请军人们送来了上下铺的床,1边研究着电子管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