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做事比较粗暴的评语,在俄罗斯并非属于恶评。贝利亚很清楚,斯大林在很多时候表现出的高压粗暴态度是装出来的,真正让斯大林不接受的是那种“不纯粹”的人。
无视了斯大林的不快以及呵斥,等斯大林呵斥完后开始询问“你的理由何在?”
贝利亚答道:“总书记,克格勃最近的情报调查中基本确定,战争爆发到现在的阶段,芬兰的民族主义情绪在最近达到了极高水平。这种情绪并非针对苏联或者同盟国,而是针对所有想进入芬兰的国家。不管是哪个国家进入芬兰,都会遭到芬兰激烈的反抗。”
斯大林眉头微皱。这种情况不是什么秘密,斯大林通过其他情报渠道得到了同样的消息。这种反抗的情绪并非只是芬兰所独有,所有小国都是如此。而芬兰这个国家非常小,总人口只有370万,还没有现在苏联红军的数量多。
“你的理由只是因为会我军在解放芬兰的时候遭到激烈的反抗么?”斯大林问。
贝利亚答道:“总书记,芬兰已经得到了德国的各种安全承诺。据说1部分芬兰军人在德国接受了训练,芬兰的反抗将或许将极为激烈。”
听到这里,基洛夫的眉头微皱。芬兰国土面积倒是不小,有33.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00千米,有几个良港。但这么大的面积也让芬兰的防御十分困难,根据苏联获得的情报,芬兰如果进行全国总动员,其兵力也不会超过15万,坦克等装备数量很少,苏联红军想怎么突破就怎么突破。
基洛夫不得不问道:“贝利亚同志,您是不是得到了什么消息?”
贝利亚答道:“基洛夫同志,好几个红军对外交流的报告中都显示,中国国防军在军事交流中认为,芬兰可以采用全面游击战的模式与苏联战斗。只要芬兰能够得到来自海上的援助,他们就可以战斗下去。而红军则不得不在芬兰全国进行1场追击战,需要建设针对芬兰370万人口的大量战俘营。”
基洛夫听贝利亚这么讲,总算是明白贝利亚为什么反对解放芬兰的计划。在贝利亚的判断中,芬兰绝不会如同波罗的海3国那样投降,而是会战斗到底。这样的话,芬兰33.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就提供了全面游击战的空间。
虽然基洛夫认为芬兰人会进行比较激烈的反抗,可基洛夫不认为芬兰会做到全国都进行游击战的程度。原本基洛夫觉得贝利亚选择了比较温和的态度,现在他又觉得贝利亚提出建设针对370万芬兰人的战俘营,是非常激烈的看法。
斯大林此时想到的不是芬兰,而是波兰。1939年,纳粹德国对波兰发动闪击战,占领波兰西部地区。苏联随即从东部入侵波兰,占领寇松线以东的全部波兰领土,俘虏约25万名波兰军队官兵。
苏联随后将波兰官兵分别关押在1些新建的战俘营。很快,苏联政府就认为波兰战俘是1个大包袱:1方面,苏联在紧张的备战中为其要消耗宝贵的人力和物力;另1方面,波兰战俘可能随时反抗苏军的监禁,遂决定先处理掉波兰战俘中的军官。除掉了军官,其余的士兵就会处于群龙无首的境地。
先是“苏联有关方面”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从肉体上将他们消灭掉。1940年3月5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内务部长)贝利亚专门就对2万余名以波兰军官为主的战俘和犯人实施枪决1事写出报告上交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审批,随即获得批准。
如果这事是贝利亚1个人突发奇想,报告肯定不可能立刻获得批准。这事是上层有了默契后,再由贝利亚这个负责人提出处决计划。
现在贝利亚提出了针对370万芬兰人的战俘营问题,以斯大林对贝利亚的了解,他认为贝利亚不想对整个芬兰民众进行大规模处决。斯大林自己也没有考虑过对芬兰全体国民进行大屠杀的打算。
但是局面如果真变成贝利亚判断的那种局面,斯大林倒是没有更多的选择。虽然不至于处决全部370万芬兰人,但是处决几十万人是必然的。而且剩余的芬兰人也得送去西伯利亚去。
斯大林并非没有干过同样的事情,在高加索地区就对不少当地叛乱势力进行了围剿后,将剩余的当地人口强行迁移去中亚或者西伯利亚。
点上烟斗,斯大林沉思起来。现阶段的世界局势十分紧张,苏联因为巧妙地中立态度,欧美集团都改变了表面上敌视苏联的政策,开始试图将苏联拉进同盟国阵营。这使得苏联获得了超然的地位。
同盟国并没有采取传统的先给与大量好处的手段,他们只是做出了各种包山包海的承诺,但是这些承诺必须是在苏联加入同盟国之后才会兑现。这让斯大林对同盟国很不满。
从某个角度来看,这次解放芬兰的军事行动倒是能够证明同盟国对苏联的态度。如果同盟国最终接受了苏联解放整个芬兰,将芬兰变成苏联的1个加盟共和国。那就证明同盟国在苏联面前徒具其表,事实上并不敢对苏联如何。苏联就可以考虑执行解放东欧乃至中欧的计划……但是同盟国如果因为芬兰而与苏联进行战争,那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