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闽宁村落地(1 / 2)

随着陈金山的出现,闽宁村的建设步入正式的轨道。政府的动作很快,闽宁村在短短的不到一个月内就开始奠基。不同于原剧情中闽宁村在新的地方落地,本着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原则,也想着利用金滩村的品牌效应,所以闽宁村直接在金滩村旁边五百米的地方落地,实际上就是闽宁村兼并了金滩村。

当初选择金滩村作为闽宁村重点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持着反对意见的。他们觉得金滩村已经脱贫了,其他地方还很困难,所以要是闽宁村在其他安置点的话,效果应该更好。

吴月娟想了一下说道“我是这么想的,闽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开一个好头尤为重要。更何况金滩村现在都成为整个吊庄办的活招牌了,只要他们能发展的好,其他地方就会跟着学习,比咱们自己推广要有用的多。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村子,一个乡镇搞得好不好,和基层干部的水平也息息相关。金滩村和玉泉营既然能办成现在这个样子,跟现在的班子有很大的关系。”

“金滩村的经济条件好,那么咱们把这里作为试点工作的话,到时候不管是开展新的扶贫项目还是其他共同工作,到时候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

其实杨县令也想把试点放在金滩村,因为这里是最让他放心的地方。如果放在其他地方,万一第一个项目就搞砸了,肯定会让胡建那边的同志受到打击,要是积极性被打击的没了,以后援助行动也会有限制了。

“对对对,额也是这个想法。咱们把这个项目搞好,肯定是选择最好的地方,最得力的人手。他们村子的人现在都富裕起来了,见多识广,能力也都不错,加上你们的帮助,相信这个项目肯定能成功。”

随着杨县令跟吴月娟打成共识,闽宁村奠基仪式启动之后,陈金

山留了下来。

陈金山作为对口援助的干部直接就是海吉县的副县令,不过具体的就是负责闽宁村的工作。

他没有着急第一时间就去开展帮扶项目,反而是在当地到处调研,想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得福,我发现这玉泉营的情况不是很乐观,虽然金滩村情况不错,但是其他地方还不是很好。单单是咱们这里的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都不齐全。咱们这里只有一个小学,但是学校的教师连一个年级配一个老师都做不到,更别说教学用具的稀缺了。”

“我会发动胡建的企业、学校给玉泉营的小学捐赠一批教具,还有图书。甚至发动大学生来这里当支教老师,帮助你们。脱贫脱贫,教育为本,只有把教育水平提升上去,下一代的人才不会继续贫困。”

马得福说道“陈县令你说的太对了。俄们原来在涌泉村的时候,好多人其实都很聪明的,但是因为家里穷,根本没办法上学。再加上乡村小学条件更简陋,俄们的小学只有白老师一个人,根本照顾不过来这么多学生,所以好多人的学习就给耽误了。”

“要是咱们玉泉营的小学教学水平能上去,将来肯定有好多娃娃有出息。额现在就是可惜了安永富,你看他是一个知名作家,如果当初他自己认识字,肯定早就出名,说不定还能获得啥诺贝尔奖呢。”

“要不是他娶了水花,让水花执笔写出他自己的想法,可能他也没办法写出这么多好的故事,也就不能成为村里的带头人了。”

白老师确实是个好老师,但是他一个人肯定不能教育很多学生。尤其是乡村小学一共六个年级,他每天教育学生再多,也不能跟正常一个班级上班学到的东西多。

陈金山点点头说道“不错,对了还有医院的问题,你们这里我看了一下,

根本没有医院,就连一个小诊所都没有,你们看病的问题咋办”

“我们这里根本没有专业的一生,一些小病小灾的话,额爸爸就能治,他是一个赤脚医生,当初自学过赤脚医生手册。至于一些急病甚至是大病,大部分都是找安永富去看,因为他也学过赤脚医生手册,这些年还读了不少医书,算得上是大医生了。再严重的病,俄们只能送到县医院,不过大部分人都没钱看病,只能等死。”

陈金山叹了口气,本来觉得金滩村还算是不错的,但是跟胡建相比,差了不少。

“得福,我不是说你爸爸的坏话,不过他是个赤脚医生,确实帮了很多人,但是他的医疗水平和正规医院的一生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所以我准备从扶贫基金里面拿出一部分钱来建设医院。”

玉泉营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黄河扬水站、医院、学校、通电等问题都需要解决。不过现在最紧要的事情确实是医院,因为整个吊庄户几千号人,现在全指着马喊水这个赤脚医生,其他的村子根本没有赤脚医生,大部分人生病全都是硬抗着,只有扛不住了才去看医生。

虽然镇上也有医院,但是距离吊庄户的村子实在是太远了,大部分人为了方便,还是来找马喊水解决。

赵舒城因为忙着管理公司的事情,很少有在家的时候,所以很多病人找不到赵舒城,只有一些确实严重的,才会在赵舒城家里等着赵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