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4章 历史的轮回(1 / 2)

不大一会,城上用绳索吊着下来一只筐。一个骁骑校坐在里面挥动着白旗。他看着有些担心下面射箭的样子。

这个土城只有六米高,连城壕都没有,而且也不是夯土修筑的。就是用土砖坯垒起来的。内外面用熏黑的树干包了一层。以防止雨水的冲刷。

这等简陋的小城,真不算什么。何况杨凡还有大杀器。

杨凡坐在一张太师椅上,看着跪在面前的这个骁骑校。

“你们怎么不打一下,直接就投降了。是不是诈降啊。”杨凡眯着眼睛问道。

“大人,小的们是真心投降啊。这城里的人都是叶赫部的遗民。小的和老奴酋是努尔哈齐是仇深似海啊。他就是不放心我们,才把我们流放这么远的。”那个骁骑校大哭着说道。

努尔哈赤的名字是汉人翻译的,有些不准确。比照他的兄弟的名字可以推断翻译为努尔哈齐更为合适。

努尔哈赤一共有五兄弟,分别是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爱新觉罗雅尔哈齐、爱新觉罗巴雅喇和爱新觉罗穆尔哈齐,其中舒尔哈齐和雅尔哈齐与努尔哈赤是同母兄弟。

努尔哈赤,按照满文的本意,是“野猪皮”的意思。努尔哈赤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大儿子长成人后,能象森林中的野猪一样勇猛无敌,象野猪皮厚,坚韧一样坚韧不拔,耐穿耐磨。

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意是“小野猪皮”,另一弟弟雅尔哈齐,其意是“豹皮”。

满语中努尔是野猪,舒尔是小野猪,雅尔是豹子,哈齐是皮。所以,努尔哈赤比照兄弟的名字,应该翻译为努尔哈齐最合适。

叶赫和爱新觉罗之间的仇恨,可以追溯到元朝时期,当时叶赫那拉家族和爱新觉罗家族之间多次发生过冲突。据史料记载,叶赫那拉家族在战斗中取得了胜利,成为了东北地区最为强大的部落之一。

后来明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建州强大起来,双方的战争频繁,还有老女问题。导致仇恨越积累越深。

在努尔哈赤攻灭叶赫部后,叶赫贝勒效法商纣王,逃入高塔,拔箭刺心血祭天。

将死之际,说出“就算我叶赫部只剩下一名女子,也要灭掉建州女真,让其寸草不留,如有违背,将万世不得轮回”。的诅咒。

努尔哈赤怕了,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等用生命献祭的诅咒,他担心自己和后代遭到报复,下令把叶赫贝勒灭族。鸡犬不留,全部杀光。

这等恐怖的诅咒,让清朝的皇室心头阴云密布了三百年。

历史就是充满了巧合,二百多年后,咸丰皇帝娶了叶赫那拉杏贞,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而光绪皇帝娶了叶赫那拉静芬。也就是隆裕太后。慈禧太后,基本把爱新觉罗家的江山败光了。而隆裕太后下了清帝退位诏书。

所以也算叶赫贝勒的诅咒实现了。亡国之恨,同样用亡国来报复了。

清朝和晋朝一样,充满了神神叨叨的历史巧合。立国一太后幼主,亡国一太后幼主。前后还有两个摄政王。起家于抚顺,溥仪最后关押在抚顺战俘营。

后人总结,大清兴于抚顺,亡于抚顺。孤儿寡母入关,孤儿寡母退位。摄政王带领清朝统一天下,摄政王带领清朝失去天下。清朝首位皇后是叶赫那拉氏努尔哈赤原配,亡国皇后还是叶赫那拉氏。太后辅佐三帝而兴,太后祸害三帝而亡。一个福建人保着顺治入关,一个福建人保着溥仪出关。

更有意思的是帝都的前三门名称。

北平之前三门:正阳、崇文、宣武,实寓元、明、清亡国时 3个年号。其偶然的太奇矣。”

元、明、清三代的最后一个年号中,都有一个字恰与北京前三门名之一个字相合。元朝的末代皇帝元惠宗最后一个年号是“至正”。明朝末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为崇祯。清朝最后一个年号宣统,其“宣”字,又恰与宣武门名一字重。

在元朝,有一个专门用于朝会、典礼的宫殿“大明宫”,结果元朝就被明朝所灭。而到了明朝,有一座用于皇帝日常起居、处理政务、批阅奏折的宫殿“乾清宫”,而后明朝又被清朝取代。

历史上朱元璋小名“朱重八”,重八为十六,明朝正好16位皇帝。

这世上到底有没有天道轮回,有的时候真的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原来这个边缘城堡里的人都是叶赫族人,他们被收编后,因为不放心他们,被发配到最北边戍守边疆。他们自然是不肯为了皇太极卖命的,看到东海女真好几万人来攻打,直接投降了。

杨凡也是哭笑不得。居然这样也行。

大清国的北大门就这样被打开了。毫无波澜,毫无抵抗。而叶赫人投降后居然欢欣鼓舞,载歌载舞欢迎杨凡进城,杨凡也是无语了。

杨老爷一高兴,每户发了一袋大米。

叶赫人更加高兴起来,男女老幼全都跑出来给杨老爷磕头,口称主子爷,发誓效忠杨家,讨伐老奴酋的子孙。

进城溜达了一圈,杨凡还没有和叶赫遗民的族老们好好聊聊,怎么策反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