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瑶带她们到庄外的操场外平地。
庄外陆蓝紫留出三十亩作为训练。剩下的四百七十亩是苞米和花生套种,两行玉米,十行花生,四米一个轮回依次种植。花生比玉米早一个半月种植。花生已经种下去,长出了小苗,而玉米还没有下种。
说是操场其实只是就是坑坑洼洼的地,之前种的是小麦,没有犁地,所以还是坑坑洼洼。
姑娘们的第一天任务是把这地平整成操场。把坑的位置填平,然后拿碾子滚平。古代的打谷场都是用碾子一遍遍滚平的。当然它也可以用来磨面。
只干了一个小时,姑娘们累得汗流浃背。大部分的姑娘是农村人,在家干惯农活,所以也不觉得累。但有些姑娘是城里人。从来没干过重活,在原地磨洋工。
张思瑶冷冷道,“干活不认真,回头没饭吃。”
姑娘们又气又急,只能不甘不愿挖土。
张素娘带着草丫回来,刘大郎拖着板车,她们负责推车,车上都是新鲜菜。有豆腐、青菜、鸡蛋和肉。
是真的肉,干活的姑娘们不自觉停下手里的活计,看着板车上的肉,眼睛都看直了。
陆蓝紫拿着喇叭道,“肉只奖励给做活认真的人。我会给你们发一张牌子。凭牌子可以领到肉。没有牌子的人只能吃素。”
此话一出,姑娘们立刻加快手上的动作。
许是因为肉的刺激,再也没有偷奸耍滑,每个人干活都很卖力。
五百多人的饭菜,只靠张素娘三人自然不行。陆蓝紫点了二十多个干活不行的姑娘让到院里做饭。
等饭菜全部做完,陆蓝紫给十位干活最卖力的姑娘每人发了一张牌子。
这牌子也是塑料的,可以重复使用。
陆蓝紫一声令下,大家拿着工具纷纷进了庄子。
将工具堆放到仓库,大家闻着香味儿就找到了灶房。
灶房门口的廊檐下摆放几张长桌,上面用盆装着各式各样的菜。
张素娘让大家排队,挨个拿盘子打饭。这盘子是钢做的,闪闪发光,崔玉卿再次为她的大手笔而震惊。钢可不便宜,要不然也不会有“好钢用在刀刃上”的俗语。她竟然舍得用钢来当餐盘。这
大家挨个排队打饭,负责做饭的姑娘们负责打饭打菜,还有的要负责将灶房炒好的菜端过来。
饭是蒸熟的的马铃薯,因为外形酷似马铃铛而得名。这作物是从国外传进来的,百姓人家一般不种它,因为产量太低,而且容易发芽。一旦发芽就容易中毒。
菜是炒青菜,炒茄子,炒豆角,炒空心菜,凉拌黄瓜,凉拌番茄以及青菜豆腐汤。还有一道肉菜,猪肉白菜粉条。只有拿到牌子的人才能吃。
马铃薯管够,菜也放开了让她们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不过不许浪费。要是谁浪费就罚她饿一天饭。
姑娘们都喜疯了。这些姑娘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在家里别说吃菜,连饱是什么滋味都不知道。
要不然她们也不会长得那么矮小瘦弱,脸色也是蜡黄,甚至有几个姑娘脸都瘦成骷髅。
姑娘端着餐盘,也不舍得回寝室,而是守在灶房门口。想着把餐盘里的饭菜吃完,再去打。
有些姑娘只想吃菜,不想吃马铃薯,被张思瑶训斥,“菜不管饱,马铃薯是可以饱腹的东西。下午还要训练,不吃饱你们怎么训练。”
陆蓝紫端着餐盘,看着一个个姑娘吃得香甜,没忍住尝了一口,也没多好吃啊。
虽然张素娘经过她培训,厨艺上涨,但是大锅饭,再好吃也有限。
但是这些姑娘不一样。她们觉得这顿饭是她们生在人世吃过最饱最丰盛的一顿饭,这菜有油有油,还没有石子,太好吃了。
有个姑娘更是激动得两眼落泪,呜呜哭个不停。
其他姑娘看过来,却没有上前安慰她,每个人都在努力吃饭菜。
陆蓝紫走到姑娘身边,问她怎么了
这姑娘叫刘招娣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说自己家里有多困难,她家只有三亩地,却生了四个孩子,看这名字就知道她的家庭是什么样的。她是老大,每天干最多的活,却吃不饱饭。她原以为自己一辈子都这样了。没想到她居然能吃这么好的饭菜。
她跪下来给陆蓝紫磕头,“东家,我以后给你好好做活。”
陆蓝紫扶她起来,“只要你听我的话,我可以保证你以后都能吃到这样的饭菜。”
刘招娣激动站起来,陆蓝紫又看向另外几位姑娘,虽然她们不像刘招娣那么激动,但眼睛也都红了,陆蓝紫过去跟她们聊天。
这些姑娘在家中也多是过这样的苦日子。
一是家里确实很穷。二是女孩不值钱,给口饭吃饿不死就行。只有壮劳力才能吃得多。
头一回吃到这么好的饭菜,姑娘们心里有些不安,问东家什么时候去县衙巡视。
这是想工作了。好现象,陆蓝紫让她们别急,“咱们先把身体打磨好。只有身上有了力气,遇到匪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