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水(1 / 2)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3814 字 5个月前

转眼间,就入了夏。

首辅阎应元年逾七十,上书乞骸骨。

照例是不准的。

三次后,皇帝才允下。

旋即,皇帝以其辅政有功为由,赐其江阴子,食邑五百石。

按照惯例,次辅递进,故而郑森在送别阎应元时,就格外的尊重。

他与皇帝同年,已然六十一,这个年龄已经不小了。

阎应元老家在通州,几乎是一天即至,故而东西早就运送了,人则徘徊了几天,干脆利落而去。

他当然明白,臣子最忌讳的就是恋权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阎公!」郑森举起酒杯:「同僚多年,在下在您身上着实学了不少,请满饮此杯!」

「老夫这点微末本事,谈不上学这个字!!」阎应元叹了口气:

「在京数十年,骤然归乡,一时间竟然有些近乡情怯了!」

郑森安抚了几句,然后二人对坐亭中,饮起茶来。

「暹罗一事,对朝廷固然有好处,但莫要太冲动了。」

阎应元低声道:「某也是回去后,心有余悸,着实不应该允诺大方了,养大了陛下的胃口!」

「在下也是!」郑森附和道:「但暹罗夹在缅甸和卫国之间,陛下怕是早就有所准备,故而对于朝廷来说只是或早或晚罢了。」

说着,他苦笑起来:「且如今陛下驭国日久,谁敢对着干,还不如顺水推舟呢!」

阎应元沉默了。

他又何尝不知。

这些年来的首辅生涯,他虽然享受着巨大的权力,但心中仍旧胆颤心惊。

因为他发觉,自己这个首辅几个无法拒绝皇帝的任何行为,只能同意或者事后弥补而已。

皇权就是如此。

哪怕再平庸的皇帝,一旦享国日久,不知不觉就树立了权威。

通俗来说,朝廷上的文武都是皇帝录取的,谁敢妄言反对?

「尽力地为!」阎应元眼皮一抬,沉声道:「身在内阁,自然就担起天下众生的责任……」

言罢,他就换了话题,聊起内阁事。

按照几十年的分部惯例,首辅掌握民、财、户三部,手握经济命脉,财政大权,谁也不敢放肆。

也是如此,首辅对于新一年的预算,具有极大的话语权。

郑森一五一十地请教着。

目送其离去,郑森这才缓缓回家。

马车上,他就已经想着安排阎应元的家事:「其长子为知府,可升迁,次子……」

这是潜规则了。

替前辈安排家事,后辈自然也会给他安排。

回府后不久,一些门生故吏迫不及待地纷纷上门,帖子都放了几箩筐。

郑森谁也不见,唯独见了施琅和陈永华二人。

施琅为汀州伯,而陈永华得其举荐,已然跃居一省按察使,是他门生故吏中最为突出之人。

施琅比郑森还大三岁,故而早就致仕,在水师之中威望卓着,但面对郑森那阴沉的脸,立马就怯了几分。

「福建闹饥荒,我郑家竟然谋大利,是不是水师也参与其中了?」

施琅忙起身低头:「郑公,我绝对未出手,闽省也是我的乡梓。岂会赚这等脏心钱……」

「哼,最好没有!」郑森耷拉着眼皮,显然并不信他。

不过他到底是没有深究,留了几分薄面在。

「复甫,听说汝父卧病在床?」

郑森面色关切。

陈永华之父陈鼎,可是

他的至交。

「葵相,家父怕是时日无多了!」

陈永华面露哀伤。

「唉!」郑森叹了口气。

又聊了一些话,几人才算是露出几分笑容,恭贺郑森成为首辅。

及至傍晚,郑森收获了大量的礼物,堆满了几个房间。

就在他入睡时,骤闻太孙来访。

如果是太子,郑森怕是会被惊吓到,但太孙又是另一回事了,无须太避嫌。

「殿下!」

二人见面,倒是客气。

太孙恭贺几句,就草草离去。

郑森躺在床榻上,怎么也睡不着。

还未上任,压力就这般大了,着实是个大考验呀!

而这边阎应元坐着船,晃悠悠地去向了通州。

为了粮食,所以有了运河,这大大方便了他这个致仕首辅,少受了不少罪。

「怎么船那么少?」阎应元眉头一皱。

旋即,他看到靠成一徘的漕船,又看了看身边的子女,这才苦笑:

「我这个致仕的老头子,最后还耽误了事。」

不过他最终还是没制止。

朝令夕改,只是闹出更大的动静,同时也会让那些官吏们为难。

抵达通州时,父母官们更是在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