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 每字诚惠二十五万两(2 / 3)

长安好 非10 5540 字 10个月前

是一种很隐晦的擒贼先擒王了。

是以,接下来数日,江都城中想做“慷慨之士”的商人越来越多,一张张捐银单子送入刺史府中,再换一幅大字出来。

刺史府,外书房中,骆观临眼瞧着常岁宁甩了甩发酸的手腕,只觉得那只手腕价值连城。

虽然真正论起值钱,这一整套流程下来,成本最高的,便是那些拿来装字的锦盒了。

一旁,姚冉和前日里被刺史府招募进来的吕秀才,一人拨着算盘,一人持笔记账,骆泽也跟着打下手。

握笔疾书的吕秀才,心中很是激动。

激动的原因有二,首先坐在这里便很值得激动了和他同批前来应招的文人,还要经过层层筛选,而他却免去了考核,直接被常刺史拣了出来

当时与他一起来的那些人,嫉妒的眼睛都要滴血了而若是知晓他此时能直接进刺史书房做事,已领章表文书之职,那些人怕是要气得觉都睡不着了。

没法子,谁让他与常刺史相逢于微末之时呢

咳,也不对,微末的始终是他,那时常刺史已是军中总教头了彼时,常刺史令人寻了百人,从流民百姓再到他们这些文人,只为“代万民”书徐正业罪状。

想当初那封七十三日杀徐贼的檄文,他也是了一些创作思路的,包括鼓励常刺史加入一些“趁机壮大自身声名,以固人心”的巧思

彼时,他还曾因待常刺史稍显谄媚,而招来同行文人不齿,但稍作思量后,大家又大多选择加入了他。

事实证明,他是如此地高瞻远瞩

且他又是如此地乐于分享,就在昨晚,他已给彼时同样参与了檄文创作的同伴们写了信,邀他们同来、速来江都共事

而第二个叫吕秀才激动之处,便在于他笔下的银钱数目了,他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的钱且仍有源源不断的银钱在被抬入刺史府,单是外面清点的便有数十人,数不完,根本数不完。

所以说,谁说徐正业已彻底掏空了江都城的

真正被掏空的从来只是穷苦百姓而已,这些富商们,依然肥得流油

想到这些银钱将会被用在重建江都,抚恤民众等切实之举之上,吕秀才不禁觉得,常刺史此举,未尝不是一种很官方的劫富济贫。

且常刺史的劫富济贫,也称得上“盗亦有道”,翻看了江都往年商户赋税数额,整理了名册出来,谁是大户,便一目了然

毕竟上行下效,各路说法乱飞,眼看这些大商户们“出钱自保”,小商户们也“不敢不从”,手中没钱的,只能去腾挪借用,也要捧到刺史府来。

但不在大户名单之上的,常刺史皆不曾收下。又让底下的人细致说清其中因由,给那些小商户们喂下了定心丸。

此刻,外书房中,众人各司其职地忙碌着,喜儿和阿澈将悬挂晾干的大字卷起,收入一只只锦盒中。

每只锦盒样式都相同,也不必担心弄混,横竖字也都是一样的,批量制作,更为省心。

常岁宁写的实在累了,坐回椅中歇息时,恰遇骆母和儿媳来送绿豆解暑汤。

汤都是绿豆汤,但盛给常岁宁的那一碗,骆母又单独放了两块黄冰糖,此举偏心的明目张胆,而在骆观临眼中却又不乏心机母亲明明可以提前将汤分好,把冰糖提前给常岁宁放进去,可母亲偏要当面这么做世故,真的太世故了。

这几日,母亲没少来送吃食,昨日里还做了家乡的卷饼,同样是大家分食,可常岁宁的那只饼格外地胖,里头裹着的菜和肉,都要将饼皮给撑破了母亲就差亲自躺进饼皮上,把自己也裹进去了

常岁宁对此自然看在眼中,实际上,这位骆家老太太不单精通人情世故,且口齿伶俐又头脑清晰,实也是个不多见的人物。单是忙碌于厨房琐事之间,有些可惜了。

骆母将汤分好后,就离开了,没有打搅常岁宁他们继续办正事。

常岁宁放下汤匙时,看着一旁那一摞锦盒,随口闲说感慨道“从前在京师时,我还曾想过,若有朝一日穷得活不下去了,倒还可以卖卖字画为生,聊以养家没想到如今竟成真了,只是没想到这字画生意做得这样大。”

骆观临“”

这生意是挺大的,毕竟是刀架脖子上强买强卖,它能不大吗

“刺史大人这笔生意看似一本万利,却益在江都万民,而非刺史大人自身,实是用心良苦,感人肺腑。”吕秀才动容叹道“然而,常刺史谈及养家的说法,于当下恰也适用刺史大人分明已是将江都百姓皆视作了子民一般爱护对待啊。若说江都为家,百姓为子,刺史大人便也真正当得起这一家之主之位。”

骆观临听得频频皱眉,鸡皮疙瘩都掉了一地。

这就是被常岁宁点名招进来的人凭的是什么,该不是拍马屁的本领

骆泽在旁却轻点头,毕竟祖母昨日说了,让他和这位吕秀才学,不要和父亲学。

以往在朝中时,骆观临待谄媚之臣便深恶痛绝,此刻见儿子竟跟着附和,看那吕秀才便愈发不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