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一节一封信(2 / 2)

蝉动 江苏棹子 4370 字 5个月前

也不能放过。

市内通信起码要三到四天才能送达,这意味着袁初宇寄出的信件还在邮递途中,大家蹲守时要有耐心。

(s:零零年左右寄信给朋友,同一个市花了五天)

记住,若是发现信件或者可疑人员,同样不要动手,我要嫌疑人身后的情报网,谁要是坏了事,家规你们晓得。”

按照军统的纪律,失败者会面临严厉的惩罚,包括但不限于开除、监禁、甚至处决。

随着命令的下达,小特务们迅速行动起来,分头前往各个目标地点进行布控,一张大网在山城徐徐铺开。

而邬春阳回到车上默默思考,袁初宇只是个学生,他靠什么赚到的两万美元。

出卖情报吗?

袁家没有人在军政机关工作,接触不到敏感信息,除非袁初宇获得了中央大学国防项目的某些情报,看来这条线索不能放弃。

车窗外,细雨开始飘落,打在车窗上发出轻微的声响,邬春阳乘坐的汽车转瞬消失在雨幕之中。

袁宅。

袁父袁汉森,袁母陆婉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两人看着不断翻找物品的小特务,面色愁苦。

虽然特务没有明说,可他们知道,自己的儿子肯定惹了大祸,否则军统不会派这么多人上门,这下就算儿子能回来,怕是也要身陷囹圄。

墙角处,邬春阳站在花几旁用手戳了戳盆景的叶子,接着背着手回过头看向袁汉森夫妻二人。

“袁先生,贵公子在家时有没有什么异常举动,请放心,只要二位配合我们的调查,袁公子很快就能安全回家。”

他没有说出左重对袁初宇的死亡推测,案子到了现在,袁初宇的死活已经不重要了。

民国确实缺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但跟情报安全比起来,一个学生的死活无足轻重,这么说有些冷酷,但事实就是这般。

袁汉森表情变幻,根本不相信这个特务的解释,只是不相信又如何,想要找回儿子,自己必须配合对方。

意识到这点,袁汉森的手握拳成了拳头,在跟一脸担忧的陆婉对视一眼后缓缓开口。

“长官,初宇在家时几乎都待在自己房中,偶尔出门与儿时好友见面,您若是不信,可以询问家中的佣人。”

“哈哈哈,袁先生不要激动,鄙人只是照章办事。”

邬春阳压了压手,假笑着安慰道,目光趁机扫过袁母,见对方表情正常,对于袁父的说法当下信了八成。

让人“保护”好袁汉森和陆婉,他慢慢走进袁初宇的房间,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屋内的格局和陈设。

跟其它城市不同,山城地形崎岖,很多房屋并不按照坐北朝南建造,袁宅便是如此,袁初宇的卧室朝向为坐东朝西。

宽敞的屋内,一张单人床贴靠北墙,对面的南墙依次摆放着书架、衣柜,东墙是脸盆架,采光最好的西墙窗前有一张书桌。

这些家具多为实木打造,油漆光亮如新,样式也是近年流行的风格,从侧面证明了袁家家境殷实。

邬春阳脚下走了两步来到书架前,六层书架上放满了书籍,先前技术人员查看过,没在里面发现敏┴感刊物。

况且就算这些书里有地下党书籍,也不关邬春阳的事,他在意的是书架最上层的收音机。

前期的现场勘察记录中,清楚登记了收音机的产地、品牌等诸多信息。

这是部德国产德律风根牌大功率收音机,拥有8根电子管,信号接收范围大,信号强,音质清晰,性能可靠。

按照战时无线电管制条令,袁家没资格购买这种级别的高端收音机,可中央大学为袁初宇开具了证明,证明收音机乃是用于科研,警署这才批准。

邬春阳随手拧开电源,沙沙几声过后,喇叭里出现了一个说着红俄语的女声,听着像是红俄某地的民用广播。

这就是国府管控大功率收音机的原因,异己份子的新闻听多了,难免会产生危险思想。

将电源关闭,邬春阳转身准备离开,目光无意中瞥过收音机底部,身体猛地一顿。

昏暗的光线下,从侧面看去,原本光滑的书架表面布满了轻微的划痕,若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并且同层书架的其它位置没有这种痕迹。

显然,袁初宇经常挪动收音机,那么原因呢,对方为什么要这么做,邬春阳猛地扭头看向书桌,眼睛微微眯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