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气象、水文资料(2 / 3)

蝉动 江苏棹子 5064 字 8个月前

养神。

不知过了多久,山下传来了“铛铛铛”的救火车钟声,几辆救火车从远处快速驶来。

左重耳朵动了动,直起身子拿出一副望远镜对准山下,发现图书馆一楼亮起了一盏灯光。

几分钟后,借助路灯的照明,他看到有人开门出去与救火队员开始了交涉,双方似乎谈得不太融洽,很快就分道扬镳。

救火车一溜烟离开,开门者也返回了图书馆,刚刚亮起的灯光再次熄灭。

左重拿出一个蒙着黑布的手电看了看手表,凌晨2点18分,确定完时间,他悄无声息地向山下摸去。

按照计划,凌晨2点整时,小泽会通过搭接线路的方式向瓦胡岛救火队通报,夏威夷大学图书馆发生火灾,简单点说就是报假警。

在没有内应的情况下,这是测试目标安保警戒措施、敌方军警响应速度的最好办法切勿模仿,前提是所处区域是社会秩序良好的正常国家。

现在摸清了图书馆守夜的人数、位置、否是有犬只,左重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保持安静秘密进入找到相关情报秘密撤出。

这对任何一个职业特工来说都不是难事,加上夏威夷大学是开放式学校,没有围墙,窗户上也没有栅栏,行动难度进一步降低。

所以说,在崇尚“自┴由”的欧美国家执行任务,是件很愉快的工作。

若是换成日本本土,他绝不可能如此轻松地接近目标,东亚人特有的谨慎让情报行动充满了各种未知风险。

凌晨3点左右,依托树木和山体的掩护,左重顺利抵达了图书馆外,期间未惊动任何人。

挡在他前面的只有最后一道难题,如何保持窗户的完好并进入图书馆。

一旦窗户损坏,美国警方甚至oni便会介入调查,那样就算获得了珍珠港的水文、气象情报,也没有了意义。

不过这难不倒左重,他淡定地从口袋中取出手套和脚套戴好,走到窗台前按照顺序逐一推动。

一扇,两扇,刚推到第三扇,左重便找到了进入图书馆的入口一扇没有关严的窗户。

还是那句话,美国人已经被安逸的生活麻醉,丧失了该有的警惕,缺乏对战争的敬畏,根本没意识到图书馆里那些资料的情报价值。

在洋基佬们的思维中,不会有人对一堆破书和论文感兴趣,因此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

再说了,打工人的本质是摸鱼,每个月几十块的薪水,左重不认为守夜人会一丝不苟地检查所有门窗。

当然,如果对方真的是个恪尽职守的资本主义劳模,他也有办法。

对付这种空隙极大的老式窗户,无论是插销式,还是卡锁式,一根细绳就可以轻松解决。

在绳子上打个活结,双手各自拉住绳子的一头,从窗户的一角将绳索拉进窗内。

再通过缝隙把活结移动到把手、插销处,当两者套在一起时猛地一提或者一拉窗户便开了。

这种手法同样可以用在开车门上,整个过程不会超过30秒,最快10秒就能完成,属于特工开锁的基础课程。

拿出小油壶润滑了一下合页,以防发出噪音,左重轻轻打开窗户,单手用力一撑跃进窗台内。

落地后他环顾一周随手推上窗户,窗页的开合角度跟之前比丝毫不差,完全看不出被打开过。

寂静黑暗的图书馆中,一排排书架向着两边延伸,每行书架的侧边都标有标签,写着书籍的种类、编码。

左重打开蒙着黑布的手电,利用标签寻找大气科学和海洋学藏书,手电的光线经过黑布后变得异常昏暗,极大减小了被人发现的可能性。

经过一番搜寻,一份名为瓦胡岛气象记录的专业论文映入他的眼帘。

这篇论文记录了瓦胡岛从1907年到1938年之间的所有天气情况,数据涉及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历年风向频率、风速、降雨量、气温、湿度、日照情况、降雨量等等。

有了这些资料,日本人的海军航空兵可以选择在最恰当的时间窗口发动空袭,避免了因为天气影响空袭效果。

从空间之中取出相机,左重咬着电筒,一边拍照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周围,手上不停摁动无声的快门,直至将论文全部拍下。

收集完气象资料,他把论文放回原位,将搜索目标换成了瓦胡岛的水文资料。

这一次更加顺利,只走了不到20步,包括岛屿周边海水温度、盐度、密度、海流、潮汐、潮流、水深、水下地形资料在内的瓦胡岛渔业资源汇编便出现在左重手上。

虽然其中跟珍珠港有关的资料只停留在19世纪,但放在地理学上,数十年的时间仅仅是转瞬而过,数据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美国人就这么把如此重要的情报放在公共场合,好像生怕别人发现不了一样,好战必危,忘战必亡,这话真没说错。

感慨不已的左重避开手电光,在黑暗中给相机换上了新胶卷继续拍照,耳朵时刻听着外面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