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儿,你这一次回来宣府,可是下定了决心,要对张家口那几家吃里扒外的豪商下手了”
宣镇总兵杨国柱领着杨振和张臣二人,进到了总兵府二堂的暖阁里以后,随即支走了所有亲兵侍从,等到屋里只剩下了他们三个,一开口就直奔杨振的来意。
杨国柱虽然有些方正愚忠,但是自小从军,在战场上杀伐多年,也在官场上混迹多年,岂会没头脑没心机的人
一旦打定了主意,听从杨振之前的建议,决心从豪商巨贾手里募捐助饷,并且尝到了这个甜头之后,他再看很多事,就多是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了。
杨振受命之后,没有出京师往东,沿原路返回辽东去,而是转头往西,来了宣府,其意何在,杨国柱自然要好好想想。
就在昨晚,杨振从京师到了怀来的消息,就被他的老部下之一陶宗仪送来了。
左思右想之下,杨国柱断定,自己这个之前并不怎么太亲近的大侄子,这一回带人前来宣府,绝不是探亲那么简单。
他的妻女,早已死于战乱之中,其岳丈一家也在崇祯十一年冬满鞑子大军入寇京畿的战事之中死难,宣府已经没了他的家人,他来宣府探亲,难道真是探自己
再说了,这个大侄子已经在松山城另外成了家,要说受封金海伯以后想衣锦还乡,那应该快马加鞭回去松山才对。
除此而外,杨国柱再结合杨振先前对张家口那个山右商会八大家豪商的态度和想法,很快就想到了杨振的真实来意。
“呵呵,叔父说笑了。侄儿自打离开宣府以来,就一直想回来见见叔父和捷弟,天下至亲,除了父母之外,哪还有比得上叔父和弟弟的呢这次回来,探亲为主,其他为次,探亲是侄儿此来第一等重要的事情”
杨振到没有说谎,杨国柱身为宣府镇的总兵官,身份地位非常重要,用好了,绝对是自己最大的一个助力。
虽然现在的杨振,并不清楚杨国柱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镇宣府的,但是他却非常清楚,杨国柱在宣镇总兵的这个位置上,一直干到了崇祯十四年死在松山附近为止。
杨国柱死了之后,他的位置被把当时罢官在家的前山西镇总兵李辅明接任,他剩余的部下和军队也归给了李辅明指挥。
最后,杨国柱带到辽东去的这支宣府军,包括接替杨国柱职务的李辅明在内,在接下来的连番大战之中,几乎全部战死在了山海关外,鲜有投降的。
这支宣府军,当年跟着宣大总督卢象升经历了巨鹿大战,的确锻造出了一种不同于其他军队的品格。
至少与当时高起潜、祖大寿率领的辽东军、蓟镇军相比,杨国柱麾下这支宣府军的忠义之心和抗虏之心,都要坚定得多。
这一点,正是杨振最为欣赏和看重的,所以杨国柱这个亲属的资源,他是一定要好好用,用充分的。
当下,杨国柱开门见山那么一问,杨振并没有否认,但是也没有显得那么功利,嘴上仍是把探亲放在了第一位,并且接着就问了杨国柱的身体、饮食起居了以及杨捷等人的情况。
杨国柱结发之妻已去世,结发之妻所生子女也丧于战乱,如今虽有妾室,却并无所出,因此才过继了兄长的次子杨捷为嗣子。
杨国柱见大侄子问安,自是有什么说什么,当下一一作答,同时也探问了杨振在松山的情况。
而杨振也借此机会将仇碧涵已有身孕的事情,以及仇碧涵这次一并受封为伯夫人的事情,一一告知。
杨国柱听了,知道杨家有后,当然高兴,同时他也明白杨振跟他说的这些话意味着什么。
杨家原有广宁后屯卫指挥使的世职,当年杨国柱的兄长杨国栋战死以后,为了让谁继承这个世职,杨国栋麾下拥护杨国柱的部将与拥护杨振的部将之间,还曾有过一些龃龉和争执。
如今,这个争执自然早没有了,杨振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广宁后屯卫杨家的家主了。
虽然辽东都司广宁后屯卫已经名存实亡,基本等于不存在了,但是从宗法上来说,这一点依然不容小觑。
不管杨捷是否过继给了杨国柱,这个未曾谋面的弟弟的存在,一直让现在的杨振心里有点忐忑。
他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事业,有朝一日因为继承人的问题而前功尽弃。
眼下仇碧涵跟着杨振受封为了正牌子的伯夫人,那么她所生的孩子就是没有争议的嫡出身份,那就是今后广宁后屯卫杨家将来的继承人。
杨振这么一说,杨国柱这么一点头,这个名分就算是定下来了。
这是杨振这次来宣府所谓探亲的第一个事情,对此,杨国柱心领神会,而且也并无异议。
在他看来,自己身为镇朔将军宣府总兵,现在虽然没有世爵,但是将来必有封赠,这个封赠也够嗣子杨捷继承的了。
再者说了,个人的功名富贵,要靠个人去争取,去打拼,岂能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吃老本
杨国柱自己现有的一切功名富贵就是这么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