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光琛与杨振的夜谈,一直持续到值夜的士卒敲响了三更的梆子方才告一段落。
杨振劝说方光琛主动接触金国凤,并说动方光琛劝说其父巡抚大人方一藻,最好一并保奏金国凤为宁远总兵。
金国凤如果不能像历史上那样被提拔为宁远总兵,那么松山总兵的位置就轮不到杨振来坐了。
在历史上金国凤在松山之围解了之后没有多久,就因为守城之功,被朝廷任命为了位置更加重要的宁远城的总兵。
但是,现在,杨振没有死,相反,还进了松山城,等于说是分了金国凤的一部分守城之功。
这让杨振有些不敢确定,原本历史上的那些事情,比如金国凤出任宁远团练总兵官的事情,会不会因为这一点改变而发生什么变化。
所以,他想要通过方光琛,也即通过方一藻,来做出一些努力,尽量不要让这个事情起变化。
方光琛也是一个聪明人。
经过杨振苦口婆心的劝说,两个人终于在夜半三更过了子时的时候,在许多重要的方面最后形成了一致意见。
杨振的种种表现,再一次刷新了方光琛对他已有的认识。
方光琛初到辽东的时候,原本看好的人物是吴三桂,而不是杨振;想要拉拢合作的人物,也是吴三桂,而不是杨振。
方光琛只见了吴三桂几次,就被吴三桂智勇双全的传奇经历和表现所折服了。
从此之后,方光琛没少在方一藻的面前替吴三桂说话,希望自己的父亲能够通过重用吴三桂,达到拉拢吴三桂和分化祖大寿麾下辽东军的目的。
但是,吴三桂对于方光琛的示好,始终是若即若离,对于方一藻的刻意拉拢,也是不置可否,一味应付。
之前,方氏父子上赶着拉拢吴三桂,是因为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
在辽东的各路将领之中,只有吴三桂这种智勇双全的人物,能够在将来取代祖大寿的位置。
可是现在,方光琛经过此次松山之行却赫然发现,由他的父亲营救出来并带来辽东的这个杨振,在智谋、心机、城府、军功、悍勇方面,竟然一点也不比吴三桂差。
特别是,这一次解围松山的进军与作战,比之吴三桂的传奇经历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天夜里,两个人聊到了三更天,直到说定了一系列需要提前说定的事项,杨振才告别而出。
次日一早,松山城的城门东门刚刚打开,辽东巡抚方一藻的大公子,头天夜里才抵达的方光琛,就匆匆忙忙地带着随从离开了松山城。
当然了,与方大公子同行的,还有杨振先遣营火枪队左翼副官张臣及其麾下的骑马火枪手们。
现在鞑子刚刚撤退,谁知道从松山回宁远的路上安不安全呢,没有人保护,万一方光琛在路上出个三长两短,杨振他们两个之前的谋划可就全泡汤了。
到了中午时分,金国凤派了金士俊过来请杨振等人,到总兵府一起陪同宁远来的特使即分巡道张斗吃饭。
直到这个时候,众人方才知道,巡抚大人的公子竟然已经不辞而别了。
金国凤有些惊诧莫名。
但是他自认为方光琛的突然离开与他无关,再说方光琛并无官方身份,所以金国凤也并不是很在意。
倒是与方光琛同来的分巡道张斗,对方光琛的评价又降低了一个层次,觉得巡抚方一藻家的公子为人处世未免过于任性了点。
“方公子这次到军前来,本就是以私人身份前来,其实并无公事在身巡抚大人认为他偌大年纪却身无功名,本想让他跟着本官,到军前见识一番,增加一些阅历,将来也好有个由头,给他找个出身
“既然现在他已经不告而别了,那么也只有等本官回了宁远城以后,再去找巡抚大人说话了你们不要因此受了什么影响”
说到这里,张斗看着杨振说道“昨夜听金副总兵讲起了守城的过程,其中多有感谢你率军来援的话语由此可见,救援松山之功,宁远先遣营并未虚报
“今日本官先看松山城防与城外鞑子营地,此外若有空闲,还要请杨协镇一同再去看看小凌河北岸的鞑子粮草大营,还有你们在小凌河河口的伏击地
“实地验看之后,本官会亲笔书写一封考功核验的文书,松山城将士坚守退敌之功,先遣营将士海上驰援之功,只要属实,在本官这里就绝对不会埋没分毫”
张斗的话,虽然起初是冲着杨振说的,但是说到最后,就已经是对着所有人说的了。
听了他的话,有资格陪同进餐的松山城几个将领,全都立刻站了起来,对着张斗,就是躬身一拜。
他们仗也打了,力也出了,各自麾下的伤亡也都不小,最担心的就是战后他们的功劳被埋没,所以听了张斗这个分巡道的话,人人感激涕零。
金国凤作为松山守城主将,在对着张斗行了礼之后,说道“有了张大人这番话,松山守城将士的心就稳了战死将士们的血就没有白流职部替松山将士感谢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