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4章 万国来朝之博古通今(2 / 3)

寒门祸害 余人 5348 字 4个月前

核。

正是如此,他们此次亦是一起抱团,借着钱德望联名上疏弹劾的东风,他们亦是将矛头指向了内阁及林晧然。

这一次,他们不仅指责林晧然拥兵自重,更是直接将矛头指向了整个内阁,指责这内阁的四人把持朝政。

在他们几个人的眼里,这一场军事改革皆是内阁四位阁老狼狈为奸,故而他们打算一举扳倒内阁的四人众。

“先帝是英主,御国仅五载,便开创隆庆盛世。而今皇上是先帝亲子,三岁登基,竟在遗诏中迫先帝罪于天下,置先帝颜面何在”

谷耶

临淮侯、隆平侯、忻城伯等勋贵为了一举扳倒内阁的四人,不仅指责他们四人恃权而傲,更是通过遗诏的内容来指责林晧然等人实为不忠。

不忠,在任何时期都是一项重罪,却是足以让林晧然等四人卷被盖滚出京城。

正是如此,临淮侯、隆平侯、忻城伯等勋贵等人的奏疏到了京城后,又是将这个事件推出了新的高潮。

“遗诏说是先帝所留,但实则都是出自大臣之手”

“遗诏确实有待商榷,诏中对先帝确实过于严厉”

“如此说来,内阁四人确实不敬先帝,可将他们尽数革职”

京城的士子已经达成了联盟,却是时时刻刻反对着林晧然,而今更是上升到反对内阁的所有成员。

一时之间,整个京城呈现着山雨欲来风满楼末世景象。

在这一场京城的舆论风波中,大明内阁的四位阁老都被卷了进来,而林晧然更是处在漩涡最中心地带。

偏偏地,在看到林晧然如此“不得人心”后,徐党和山西帮的残余分子再也坐不住了。不仅在这一场声讨中添了一把火,亦是有官员选择上疏弹劾林晧然。

在他们看来,如此不得人心的林晧然,只要他们再使上一把劲,那么大家定然会纷纷对林晧然落井下石。

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哪怕林晧然的权柄再大,那么必定会被陈太后革掉官职,让这个朝堂再无林晧然这位权臣。

三道奏疏时隔不过数日,但一切仿佛都有预谋一般,在这三道奏疏出现的时候,林晧然等内阁成员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攻击。

更为甚者,已经有小道消息传出林晧然因自知罪孽深重,竟然主动上疏请辞,而今只待陈太后盖下印即可。

紫禁城,文渊阁,正被一片灿烂的阳光所笼罩。

这里仿佛是自成一个世界一般,一些官员不断进进出出,而这些的办事人员亦是勤勤恳恳地忙碌着。

林晧然作为京城最大的话题人物,却是完全没有理会这场舆论风波,跟以往一般处理全国事务,同时向在京的各国使团发出到西郊大营参观军演的邀请。

在各国使团赴京之时,参加阅兵的各路大军纷纷前来京城,而后在东郊安营扎寨。致使现在的东郊,放眼望过去便是遍地的军营。

此次除了京营的军团外,还有从云贵赶过来的征西军,而九边的精锐之师则是此次军演的主力部队。

以动机能力著称的骑兵营,以重骑横扫千军的大同军,以战车为营的蓟州军,以计谋制胜的辽东军,比蒙古骑军打法更疯狂的宣府军,还有以充满热血的年轻征西军现在每一支军队仿佛都拥有了属于他们的灵魂一般,这一场军演不仅不会单调,而且将会正式向全世界展示他们无敌的英姿。

随着军演的日期临近,足足十余万的大军云集在北京城的东郊,从西山到北京城下都有着各个兵团的身影,更有着一直被京城士子和百姓所津津乐道的英雄人物。

有鉴于顺天日报的强大宣传能力,而今石华山、马芳、戚继光和俞大猷等名将都已经是响当当的人物,关于他们的事迹早已经刊登在报纸上面。

跟着每个时代一般,人们都向往着英雄和名将,特别年轻人更是将这些名将视为偶像,更有的年轻人已经决定参军。

正是得益这些名人和部队出现,京城的百姓宛如是过年一般,却是千方百计地远远瞧一眼自己所喜欢的名将或军团。

尽管各个军团都被京城百姓所称颂,但却是没有一丝松懈,各个军营都显得十分紧张。

他们不仅更加勤于训练,而且一遍遍地清洗自己的军服、装备和马匹,将兵刃打磨的闪闪发光,力求以最饱满的军姿出现在世人面前。

在得知各国的使团都会观看,此次亦是林晧然要向全世界展示大明的军力,故而他们已经将此次的军演当成一场战斗。

正是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三月悄然过去。

在这个讲究礼仪的国度,每逢重要的行动都会择吉日吉时,而这一场规模空前的南郊大阅兵自然不例外。

四月初三清晨,乾清宫。

几个宫女端着铜盆进进出出,此时铜镜映现出一张精致的面容,古纹双蝶云形千水裙微微拖地,领口微开,露出皙白的皮肤。

陈太后虽然已经是皇太后,但年纪仅仅三十岁出头,一张精致的脸庞、皮肤白皙,特别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