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少爷还小,过两年就好了。”黄嬷嬷连忙开解,“再说二少夫人现在有夫人心疼,也是有福气的。”
“什么疼不疼的,我这也就是操心命。”江岑摇头,“儿子都成亲了,还是要当娘的处处操心,怕他生活不顺,怕他夫妻不合,怕他”
“所以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呢夫人一片慈母心肠,二少爷总是会懂的。”
两人闲聊着,没一会儿红玉就带着冯清乐进了碧波堂,红玉在前,打起珠帘,冯清乐走进来,因为之前江岑的亲切,倒也没有多拘束,翠环上前帮着解了外衫,她看了一眼已经摆好饭菜的桌子,就主动上前见礼“母亲安好,清乐来晚了。”
“不晚,刚是时候。”江岑扶她起来,婆媳俩入座。
冯清乐要按规矩坐下手去,江岑拉了她“这就咱们娘俩儿,不用讲那些虚的,你就坐我旁边,近些,咱娘俩儿也能好好说说话。”
“那好,我坐这里,也好给母亲布菜。”冯清乐抿嘴轻笑,一派的落落大方,颇有些不卑不亢的意味。
江岑心中对她的看法便又产生了变化,之前她还觉得冯清乐身上有些小家子气,倒也是有失偏颇,这姑娘能有这样的教养规矩,绝不只是在冯相府学了半年学会的,应该说她本身的性子就不错。所谓的小家子气,也就是眼界和生活习惯的问题,只要人本性不差,这些都是能慢慢培养的。
这样一来,她对冯清乐以前的生活就更好奇了。
一边吃饭,江岑就忍不住问了出来“晌午听得你说起腌萝卜腌胡瓜,颇有些趣味,可是以前常做”又担心她多想,遂补充道,“我如你这般年纪时,在府里也喜欢折腾些花草,也种些时令菜蔬,只可惜下厨房就不行,奶娘那时候总担心,女子要为夫君洗手作羹汤的,说我以后可怎么办哟”
江岑说着话,目光里又是缅怀又是伤感,最后却都只笑着看向冯清乐“你倒是比我能干,说起这些头头是道的”
冯清乐只觉从敬茶开始,婆母就待自己十分真诚友好,这时候听的江岑这般说话,便也认真回道“我其实也不太精通厨房烹饪事物,只是会做一些粗浅活计。爹娘和哥哥们对我极好,都”说到这里她顿了一下,才意识到自己好似说错话了,支吾了一下,“是干爹干娘”
见江岑没有丝毫芥蒂,神情中也没有意思嫌弃或者不虞,她才又松了口气继续“干爹干娘和哥哥们对我极好,累活重活从不让我做,厨房里的事物,娘、干娘也都只让我打打下手,生怕我被烟火呛到油烟熏着,除非实在农忙,我都不怎么掌勺,做饭手艺也实在一般,就尚能入口罢了”
其实也很正常,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有限的材料,农家女又能练的出多好的厨艺呢怕是很多香料很多食材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江岑听她说了一通,语气里对养父养母一家毫无怨愤,甚至可以说满满的都是感激和欢喜,是那种完全发自内心的真实感情,她也有些动容,到底还是在她停顿之后,才问出了口“听你说来,你爹娘对你很好了”
她用的是“爹娘”,显然让冯清乐很是受用,眉眼之间都能看到显而易见的愉悦,语气也轻快了不少“是,从小到大,爹娘都对我极好,家里三个哥哥,我是家中老幺,别人都说爹娘疼我跟疼眼珠子似的,别家的女孩儿家里家外都要忙活,甚至还要下田干活,我却从来不用,就是帮忙,也都是些轻省活计,娘说姑娘家要爱惜自己,手脚不能太糙了,爹也说有三个儿子,咱家干活人够了,我不添乱就行了。还有,三哥去上村塾,回来还教我写字,我们村里就我一个女孩儿会读书写字”
她说起这些话,眼睛亮闪闪的,是绝对的骄傲与高兴。
江岑一边听着,目光却是落在她的手上农家的女孩儿,哪怕就是做轻省活计,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比起来还是差得多的,这双手说不糙,也就是跟乡野丫头比罢了,如今养了半年还能看到茧子以及一些划痕割痕,那是农村人切菜割菜打猪草难免会留下的痕迹。
可即便这样,她也满心满眼都是感激,这真的是一个知足的姑娘。
以及,那家人听起来也确实不错的样子。
要知道,就是在几千年后的现代世界,农村里都多的是重男轻女,可冯清乐的养父母一家人都能这般疼爱女儿,真的是少见,也就难怪冯清乐能养成这样的性子了。
从一个人身上,大多数时候,都能看到他背后家庭的影子,这就是所谓原生家庭的影响。
江岑听得也很愉悦,一边也给冯清乐搛菜,两人一边聊一边吃,不知不觉竟然就吃了大半桌菜,都吃得饱饱的了,话题都还意犹未尽。
因为有自己喜爱的话题,冯清乐跟江岑也快速熟悉起来,性格里活泼那一面完全表现出来,等到最后打着灯笼离去的时候,婆媳俩可以说是亲热异常了。
而这一表现自然也被传了出去。
本来大多数人看到江岑在冯清乐进门第二天江岑就将中馈交到世子夫人冯清欢手上,还帮着冯清欢那样立威,以为江岑这是在两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