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一辈子清高,这样堵门破口大骂的事情应当也是第一次做,骂完了自己都是涨红着脸,豁出去了。
江岑也没想到,自己只不过是想回转一下,结果刺激得对方愈发怒气横生,看来,情况比她以为的还要恶劣的多。
现在应该没有回旋和缓的余地。
也是,赵家与白家,虽然是姻亲,本是为了结两姓之好,但如今的两家,不仅是新派和旧派之争,更是已经结下了不死不休的死仇。
这具身体的儿子赵清玄,还未及冠就三元及第,成为大夏朝史上最年轻的状元,后来点入翰林院为官,又拜了大儒白宗玮门下,并且娶了白宗玮最疼爱的幼女白如玉为妻,短短三年就在翰林院内闯出了巨大名声,不只才华出众为今上所喜,时常召他写诗作词,还经常讨论时政,令他不拘一格针砭时弊,可以说是简在帝心。
虽说非翰林不入内阁,但三年一次的科举,如此积累,翰林院里的状元一甲不知有多少,熬成一把胡子还是老翰林的也不知凡几,能够真正进入内阁的,也就不过是那么几个人。
而赵清玄,还不到三十,在大家眼里,已经认定未来绝对风光无限了。看官家对他的信任,如此君臣相得,入阁拜相,只是迟早的问题。现在也就是熬资历罢了。
如果一切都这样,可能一切都完美了。可偏偏官家年富力强,大夏朝历经两百年,国祚绵延至今,已经积累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冗官冗吏、国库虚空、世家大族圈地避税官家野心勃勃,一心想要做个中兴之君,渐渐有了革新的思想。
而这心思,又与一直以来简在帝心的赵清玄不谋而合,于是,这革新行动便在朝堂内外开始轰轰烈烈搞了起来。
赵清玄本来算是朝堂新贵,本身也就是乡绅之子,一朝成为革新派的领军和中心人物,更加炙手可热。
相反,白家是经历了前朝的世家,几百年的世家传承,自然是当仁不让的守旧派。
而谁也没想到的是,眼看着改革陷入僵局,赵清玄忽然发作,拿了他的岳父,也是一手把他带出来的白家来杀鸡儆猴。
他罗列了白家圈地的证据,以及各种世家大族其实都免不了的一些罪名收留流民豢养家丁、纵奴伤人侵占田产、抢夺两家子所谓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一个世家大族,越是根深蒂固枝繁叶茂,越是容易有旁枝末节的族中子弟犯错,越是容易让人钻漏子。
白家虽然族规多,家风严谨,对于族中子弟也多有约束,但总有些刺头儿,总有些会惹事的,有些时候,根本都报不到上面来。
结果这些好多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桩桩件件全被翻了出来不说,还一个个摆出了确凿的证据,只能说赵清玄是早有动作也是,作为白家的女婿,即便是后来分了两个阵营,他对于白家族内的情况,要探查起来总是要容易得多的。
而这些罪状里,最令官家生气的,还是白家在两湖地区圈地无数,导致朝廷的税款收不上来,国库空虚,却是都便宜了这些世家。
官家一怒之下,直接抄了白家,本来是要抄家问斩的。这时候赵清玄又跳了出来,说他虽然为了新政大义灭亲,但那毕竟是他的岳家,也不能做的那么绝,只要杀鸡儆猴的效果达到了就好了。
官家自然是同意的,又对他十分倚重和信任,便让他去白家传天子口谕,只要白家带头响应新政,站在官家和赵清玄这一方阵营里,那白家还是以前的白家结果就这样,活生生把自从白家获罪后就一病不起的白家老爷子、举世闻名的大儒白宗玮气死了
白宗玮气死了,这下就比较难办了。
官家本来的意思,是想要借助白宗玮这个大儒的名声,不仅杀鸡儆猴,更是让天下人心服口服,归顺新政。白宗玮一死,这目的自然达不到了。
而且他是想让倚重的赵清玄成为只忠心于皇上的纯臣,大义灭亲这样的名声还算好,但真气死了老师,这就比较难听了。
这样一个品德有瑕的人,如何领导新政实施如何让天下人信服
官家也陷入了两难,对于白家的处置就更让人头疼了。
所以如今也只能一直拖着。
也正因为官家这态度暧昧,才让白家妇孺从白老爷子的灵堂上直奔赵家来大闹。
这可真是死仇,绝对的死仇啊
这种情况下,还能有什么好让白家人冷静的
这么一想,江岑便指挥家丁“请老安人和白家女眷进府。”
既然软的不行,就来硬的。
总之不能再在外面这样闹下去了。
虽然不知道事情的具体发展,但是江岑就是有种敏锐而危险的直觉,让她知道,白家人这么闹下去,只会消耗完官家和她便宜儿子的最后一丝耐心从赵清玄拿白家开刀,大义灭亲开始,他就不可能多么珍惜和爱护名声这种外在的东西。
不过,总感觉似乎有什么违和的地方
这念头一闪而过,一群仆妇们上前,已经把白家来闹的这群妇孺全都请进了门,江岑也被婆子